

1
这是一双“90后”士兵的手。
这是一双参军仅仅两年就荣立三等功的士兵的手。
这双手的主人,不在边疆、不在高原,他在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北京,却从来没有带着父母在这个城市留过一张合影。
新春临近,记者来到北京卫戍区某炮兵团,见到了这双手的主人——雷达站下士李博文。
说起当兵前,面前这个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战士抿了抿嘴,眼神总是习惯性地向下瞟:“总感觉自己那会儿挺不懂事的。”
2013年,刚刚入伍的李博文写了第一封给父母的信,内容离不开当兵的苦与累。
李博文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在他眼里,没有爱好、没有梦想,甚至说不上快乐的自己,直到来到部队,才找到了奔头。
那年初冬,新训场上,所有战友都戴着护具练习匍匐前进,而李博文故意摘掉了护具,练得手和胳膊都出了血。
“戴上护具以后,身体行动不便,动作就做不到位。”说完,李博文转过身继续练了起来。
训练结束,副班长杨同坤留下了他。
“不疼吗?”
“疼,可是只有疼一点才能让我更好地记住这个动作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