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集团军某旅:网上“除霾”管住指尖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周远 康克 王竞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6-01-29 03:16

第20集团军某旅围绕改革强军加强网络信息管控——

网上“除霾”要走心

■本报记者 周 远 通讯员 康 克 王 竞

网上涌来信息“雾霾”

1月初,第20集团军某旅政委练伟到连队调研发现,平日里性格乐观开朗的四连指导员张元超眉头紧锁。

原来,四连下士小李周末休息时,在网上读到了一篇题为《裁军30万,看看你在不在里面》的帖文,此文“分析”称小李所在的单位也在裁撤计划内。看着文章讲得“有鼻子有眼”,小李便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里,引起了连队官兵的关注,有的人甚至感到没了“奔头”。在张元超的反复教育下,连队官兵训练热情没受太大影响,但仍有人私下向他打听“单位究竟会不会被裁撤”,这让他很无奈。

无独有偶。前不久,旅政治部干事小魏在某微信群里看到了几张未对外公布的臂章、部队会议现场照片,他正准备发到朋友圈里“秀一秀”,被身旁的战友及时制止了:“在网上发这些内容,不仅会透露自己的军人身份、兵种信息,更会提前泄露未公开的部队改革进程,造成失泄密。”

随着军改深入推进,不少部队面临调整转隶,人员变动大,工作头绪多,如何做好军改进程中的信息管控工作,成为官兵们要面对的一道无形考题。该旅领导分析认为,当前,部队信息管理必须直面“流进来”和“流出去”的双重压力,既要防止网上各种军改传言、猜测和小道消息对官兵思想造成负面影响,又要防止改革期间少数官兵在网上违规发布涉密信息,信息管控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守住底线才能管住指尖

越是调整改革,越要严守纪律;越是涉及变动,越要注重保密。围绕负面信息疏导和安全保密工作,该旅进行了专题调研。

“过去,官兵主要使用内部网络,信息来源单一,相对安全。智能手机进军营后,官兵在个人支配时间可以上互联网,文字、图片、视频一键发布,全旅官兵只要有一个人忽视了保密工作,涉密信息就可能被上传到网络。”该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王民介绍说,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进军营后,官兵用网人数和时间增加,客观上给部队信息管控带来不小的压力。

“军改是当前的网络热点,微信群、朋友圈、微博上谈论改革的网友比比皆是,活跃的互动像一个有无穷吸引力的磁场,把一些官兵吸引进去,不知不觉就在言谈中泄露了个人身份和内部信息。”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官兵在网上发布涉及改革的消息,主要出于几种心理:一是炫耀“知道得多”吸引眼球;二是冲动之下反驳“错误信息”;三是离别之际发表感慨、记录现场;四是看到“别人发了”,以为“我就能转”。

“归根结底,还是一些官兵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保密意识有所淡化,脑海中的那根弦松了!”该旅政治部副主任徐国华分析认为,由于一些单位面临着调整变动,少数官兵产生了“管理会放松、没人会较真”的错误认识,以为谈论转发小道消息和内部图片不算啥“大问题”,无形中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导致“不该说的说了、不该转的转了”。

用好“朋友圈”也是作贡献

前段时间,该旅参谋小吴为了吸引关注,将军装照设置成微信头像,还在朋友圈里违规发布了一条内部信息刷“存在感”。该旅保卫部门及时发现处置,避免了严重后果发生。事后,旅里对小吴进行了严肃处理。

“只有维护纪律的权威性,才能守牢信息安全的底线。”旅领导介绍说,旅军务、保卫等部门加强了联合监督管理,对违规发布内部信息、传播小道消息、转发错误言论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警示一起”。

“对党忠诚不是一句空话,每名战友都应该做到严守秘密,不信谣、不传谣、不妄议。”近段时间,该旅领导接连走上讲台,围绕“军改来临,如何管好用好网络”等话题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官兵严守政治纪律和保密纪律。旅里还在局域网开辟安全保密警示专栏,采取漫画、微电影等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智能手机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保密规定和典型案例。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需要激浊扬清。针对网上的负面信息传播,该旅在局域网设立“军改进行时”专题栏目,及时发布军改权威信息和解读,破除认知迷雾,引导官兵自觉用行动拥护改革、支持改革。

“改革期间,各种臆断、猜测很多,咱们必须保持定力。”1月18日晚,该旅二级军士长贾俊江走进局域网演播室,讲述了自己经历3次军队编制体制调整的感悟。“对于咱们普通官兵而言,不乱发议论,不泄露秘密,管住自己的‘朋友圈’,就是对改革作出了贡献。事实证明,那些传来传去的小道消息,‘不靠谱’的居多,咱可不能被忽悠了!”贾俊江的话赢得了许多网友点赞。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29日 1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