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聚能:让制胜的利剑挥洒自如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董泽平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07-10 02:10

■随着数量规模、力量结构、指挥体制以及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我军正迎来一个全域机动的全新作战时代

■信息化视野中,一种通过兵力、火力、信息和物资的快速流动,达到作战资源高效聚合的作战样式呼之欲出

流动聚能:让制胜的利剑挥洒自如

——对信息化条件下机动防卫作战“全域动、局部用”的研究与思考

要点提示

以“全域动、局部用”为核心的机动防卫作战,继承了传统的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的优长,摒弃了机械化条件下防御作战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它以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基础支撑,以信息主导、体系对抗为根本指导,以一体联动、动中聚能为基本方式,以达成控局、制胜止战为主要目的,是对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理念和作战样式的创新发展。

放眼全球,以快速机动赢得有利的战场态势,达成作战目的,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做法。“全域动、局部用”,是信息化战场用兵之道的独特风景。其要义是通过远距离、跨区域、多方式兵力、火力、信息及物资的快速流动,在某一战场形成局部优势,达到速决控局之效。它既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时代呼唤,也是未来机动防卫作战的灵魂。

■打破“区域防卫、分片守疆”的思维定势

“全域动、局部用”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时代课题

长期以来,我军按照“区域防卫、分片守疆”的职能要求进行力量部署,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捍卫生存发展利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战争观、利益观、安全观、发展观,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从“区域防卫”转变到“整体防卫”,从“区域机动”转变到“全域机动”,这种转变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应时顺变,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大势之趋。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军队建设的转型、武器装备的发展,我军将迎来一个机动防卫作战的新时代。

信息化战争的召唤。信息化战争催生了一体化联合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注重效能的精确作战、着眼效果的非接触式作战等等,具有鲜明信息时代特色的创新理论和作战样式层见迭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目的的有限性、对抗的整体性、进程的快速性、界线的模糊性、空间的多维性等特征,客观上也要求我军必须把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规律,通过“全域动、局部用”,发挥优势、争取主动。

新军事变革的推动。新军事变革是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的诸领域、诸要素的深度融合、高效聚合。在我军组织体制不断优化、武器装备不断升级、军事训练不断深化等方面发生系统性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强制性地推动作战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全域动、局部用”正是适应这种全新的变化,实现全新的聚势释能方式,并使积蓄和潜在的能量转变为现实作战能力。

国家利益拓展的牵引。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利益范围不断增大,向海洋、天空、太空、电磁等领域拓展。遂行保卫国家战略要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上通道安全、海外资源安全等多样化军事行动,使命日趋繁重,战场空前辽阔,必须通过机动防卫来遏制危机、控制局势,以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安全。

综合防卫的现实需要。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和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使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具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部队必须能在空间广阔、方向不定、情况难料的“动态战场”上实施多方向、全方位作战或行动,以“全域动、局部用”来达成控局稳局、胜战止战的目的。

■彰显“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时代特征

“全域动、局部用”不是兵力叠加而是能量聚合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用兵最大的一个不同是集中兵力让位于能量聚合。这恰是机动防卫作战最显著的特征。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不难看出,进攻方远离本土后,不是简单地集中优势兵力对敌方进行合围,而是尽可能在力量科学聚合、信息高效融合、火力有机整合上做文章,以最小的付出、最快的速度,追求最佳的战争目的。同样如此,“全域动、局部用”也是通过能量聚合,实现以优制胜。

集中精锐是主要手段。过去作战是集中大量兵力于战场,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广泛应用作战的时代,完全可以依靠调集精锐部队来打击敌人,达到战争的目的。“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它不管部队部署在何地,只要求把己方的精兵锐器在必要时使用在战场上,并发挥最佳效果。除通常手段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从千里之外组织、调集精兵锐器打击敌人。

流动聚能是基本形态。信息化条件下,机动防卫作战是依靠信息的牵引,使各种作战资源在更广域的范围内进行高效流动,达成集优聚能的目的。兵力流动在统一协调下进行调集和投送;火力流动应针对各军兵种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进行配置,做到远近结合、相互补充;信息流动按照及时、准确、共享、不间断的原则进行调度,实现各作战要素的有机结合、无缝链接。

联合作战是根本要求。信息化条件下机动防卫作战,是多样化军事行动的统一体,单靠哪一种类部队很难完成任务,即使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一般也需要多军兵种力量统一行动。未来在某一方向或地区进行军事行动时,必然是诸军兵种部队所构成的联合战役军团或联合战术兵团遂行任务,也可能以某种力量为主体,在其他力量配合下遂行任务。

一体联动是重要保证。信息化条件下机动防卫作战,强调运用多种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佳的战争目的。“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未来机动防卫作战必然是一体联动的作战,它将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条战线,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场,寻求攻、防、控、救等多种行动一体联动的制胜之道。

■把握“威胁多元、任务多样”的使命任务

“全域动、局部用”不是单纯防守而是综合应对

孙子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机动防卫作战是以保卫国家战略核心地带安全稳定或决定全局安全稳定的核心利益区、重要战略区、要害目标安全为目标,在多维战场空间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它所支撑的是战略、战役全局,影响的是战略、战役核心地带安危,关联的是国家全局安全稳定。

作战对象由单一向多元演变。机动防卫作战应对的既有传统威胁,又有非传统威胁。这些威胁既有显性矛盾、也有隐性问题,既可能同时并存、也可能先后发生,必须料敌在先,切实把威胁判断好,把连锁反应预测好,把应对措施制定好。

作战区域由局部向广域延伸。从“保重心、稳全局”这个作战目的上透视,机动防卫作战区域的概念将更加丰富。作战方向可能由核心利益区延伸到重要利益区,甚至利益相关地区;作战空间将由陆、海、空向天、电扩展。必须围绕核心区域建立环形、梯次、重点的封控体系,对陆域、海域、空域、天域、电磁域实施有效控制,始终保持战局的可控性和行动的有效性。

作战行动由独立向综合拓展。机动防卫作战包含了信息攻防、反空袭、边海(空)封控、边境反击、海岸反击、海上保交、反恐维稳、综合救援等多种作战行动。这些作战行动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并存和交织的,既可能在一个方向展开多种行动,也可能围绕一个核心,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同时展开行动,甚至是多区域多方向同步展开行动。必须采取定点布势与机动布势相结合,打好防御性作战;精确打击与综合反击相结合,打好攻势性作战。

作战进程由耗歼向速决突变。久拖不决的战争必然造成政治、军事上的被动,可能激化各种矛盾,造成事态扩大,甚至引发各种连锁反应。“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必须采取超常行动和手段,“重锤定音”、“快速灭火”,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敌对势力挑战,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升民心士气。

■谋求“以优制胜、速决控局”的作战指导

“全域动、局部用”不是数量比拼而是以优胜优

传统机动防御的“消耗”与“歼灭”,运动防御的“大迂回”与“大包围”等战法,均强调的是形成力量优势,以多胜少。“善用兵者,譬如率然”。机动防卫作战追求的是体系作战,将从多维空间直接打击对方的作战“重心”、“软肋”和“因果链”,力求迅速达成战略意图。“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如何抓住敌关键要害“四两拨千斤”,如何形成和保持我方作战体系的完整性,是机动防卫作战战法运用的精髓所在。

综合预置是快速应对危机的前提。军事斗争是动态的、变化的矛盾和冲突,具有可预知性,必须做到预判、预置。“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战场准备是长期的、复杂的,围绕主要防卫方向、重要防卫地区和关键性防卫部位预设战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信息流动是引领作战行动的灵魂。机动防卫作战中的各种作战资源,依靠网络的渗透融合和信息的快速流动,实时汇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新型能力。牢牢掌握制信息权,把作战力量整体效能转化为战场优势,这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标志。

体系破击是夺取作战主动权的关键。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运用以攻助防、奇正相合手段,实现完全自主作战;针对敌作战体系中最薄弱、最重要的时机或部位,先敌采取非对称打击,破坏敌作战体系的完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争取主动、力避被动。

动打一体是机动防卫作战的核心内容。侦察监视技术和武器装备性能的大大提高,进一步密切了机动与打击的关系,动打融合为有机整体。机动防卫作战应坚持动态聚优,动中聚势,动中控制战局;巧用谋略造势,为出敌不意地打击创造条件;应确保作战力量整体联动,在多维战场同时展开行动,形成最大打击效能。

速战控局是机动防卫作战的硬性要求。积极适应机动防卫作战“非线式”战场需要,在信息流的主导下,综合运用慑、封、防、打等多种手段对战局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机动防卫作战目的与手段、攻与防、胜战与止战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信息化条件下机动防卫作战昭示我们:

“胜负”源于观念。未来战争的诱因和延续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小水滴可以引起大波澜”,事发在局部,影响系全局。需要我们勇于荡涤头脑中的陈旧思维,以综合安全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克敌制胜的新招法。

“止战”需要实备。遏制战争靠的是实力,打的是潜力,较量的是核心军事能力。必须以实战标准确定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真抓实备、务求实效,因敌而备、务求必胜。

“控局”贵在运筹。只有全面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才能驾驭战局。我们不仅要有创新的勇气,更需要通过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对未来战争进行科学预测和构想设计,做到“备”与“战”的高度统一。这是智慧的较量,是能力的比拼,更是决定未来的博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