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信息化建设从单系统单领域向成体系成规模跨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魏兵、李强责任编辑:乔梦
2017-07-10 14:57

“数字江河”奔流多维战场

我军信息化建设从单系统单领域向成体系成规模跨越

野战信息网络夜间开设。郭敏杰摄

本报讯 记者魏兵、特约记者李强报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900多年前,苏东坡慨然一叹,抒发了古人对遥远信息的追想。苏子如无恙,当惊世界殊。2012年6月19日15时46分,中国第一封太空电子邮件,穿过我军信息战士架起的天地数据“虹桥”,飞达“天宫一号”。

这一天,来之不易。在总参信息化部,记者看到1931年红军缴获的一部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电台模型,功率只有15瓦。“我是黄河”“我是长江”……此后几十年,这曾是我军通信兵最常用的电台呼号。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我军才开始了指挥自动化建设。当海湾战争惊涛拍岸,官兵们忽然发现:中国军队,是多么需要一条条“数字江河”。

“数字江河”,发源涓滴,九曲回肠。10年前,东海演兵,“中军帐”里摆放着各军兵种不同体制的10多种指挥终端,近在咫尺却不能联通,参谋人员只能冒雨站在门外,相互喊话传递信息……

10年后,还是在这片海域,三军演兵,一体化指挥平台上,上万组联合作战数据实时融合,海、空、潜打击指令一体分发,空中战机、海上战舰、陆地战车联袂上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精彩活剧。依托纵横奔流的“数字江河”,中国军队“网聚三军”梦想成真。

视线超越这片海。10年间,我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单系统单领域向成体系成规模跨越———

千军万马一张网。在总参信息化部大楼,记者看到,从祖国的辽阔版图到茫茫太空再到大洋深处,星罗棋布的营区、哨所、军港、场站、阵地、礁堡尽收眼底。10年来,我军通信光纤网络承载了全军99%的信息传输,实现了我军通信从模拟到数字的历史性跨越。

陆海空天一幅图。去年深秋,黄海三军联训。高悬太空的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翱翔战场的预警机,为三军联合作战拨开了战场“迷雾”,军舰与战机联手抗导,潜艇与岸炮协同打击,三军共享共用联合战场态势图,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测绘、气象、水文等战场环境信息一图尽览。

侦控打评一条链。今春开训,第二炮兵某基地全系统组网,从传感器到发射架无缝链接。随着我军战略通信网、野战通信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军指挥结构日益“扁平化”,指挥手段由树状指挥变为网状指挥,统帅部直接指挥作战单元和武器系统成为可能。

“数字江河”的洗礼,改变了一支军队,塑造着一代军人。10年建章立制,我军先后颁布10余部信息化法规。10年砺将育人,我军充实1.5万余名新型专业干部,培养信息化相关专业士官3.5万余人。2011年6月30日,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编为总参谋部信息化部,标志着我军在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上迈出了新步伐。

正华快评

十年开拓 未来可期

■伍正华

时间,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军人的眼光观察这条长河,信息化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名词。它是航标,延伸着我们这支军队的追寻和希望;它是潮流,承托着我们这支军队的命运走向。

10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洞察世界风云,谋定而后动,确定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我军信息化建设从单系统单领域向成体系成规模跨越。尽管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航船刚刚拔锚起航,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依然任重道远,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出发,我们正在路上迅跑!

(原载《解放军报》2012年09月17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