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丨用心,就会不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魏 巍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11-08 03:14

只要“有心人” 创新皆可为

■中部战区空军“英雄营”营长 王春田

【授课背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提出“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从人民大会堂归来,党的十九大代表、中部战区空军“英雄营”营长王春田,针对一些官兵感到自己岗位平凡、创新太难等认识偏差,给全营官兵讲了一堂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课。

【课堂回放】

讲课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多少次?告诉大家,我一个个数过,一共是56次。这几年,不管是大型客机C919首飞告捷、“墨子号”量子卫星顺利升空、“中国天眼”落成使用,还是轰-6K列阵长空、歼-20震撼亮相、运-20展翅高飞,这些重大成果无不是国家自主创新的结晶。

可是一说起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咱们不少基层官兵或多或少还存有旁观者心态。这几天和大家交流十九大精神时,有人问我:营长,道理我懂,但总觉得创新是科学家、研究员的事,我们作为普通一兵,只要练好手中装备就行了。

我想说,创新并非科学家的专利,却是“有心人”的专属。很多创新并不需要探索深奥的理论,只要符合需要,即使是 “微创”,也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一位外国的自行车运动教练就曾提出过一个“1%理论”:在车座、轮胎、训练、营养,甚至是枕头高低等方面,每处都改进1%,加起来就可以大幅提高成绩。军事领域也是如此,弓箭装上扳机,便增强了稳定性,有效提高了命中率;战马安上马镫,便解放了骑兵双手,机动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一名工兵参谋一计“以水克沙”,巧妙解决了攻破沙堤难题,使以军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形同虚设。

知战胜者在卒伍。咱们与兵器朝夕相处,装备的“脾性”我们最了解,对于战法创新、器材革新自然也最有发言权。1958年咱们营刚组建时,第一代“英雄营”官兵就创造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的“近快战法”。

我们身边的创新也有很多。以前导弹吊装准备,4名号手需同时用绳子固定吊具,完成“穿绳、打结、固定”3个动作,耗时至少7秒钟,有的新号手打结不牢靠,还存在吊具脱落、导弹磕碰的隐患。去年演习,吊装班长杨松林提出把登山装具中的“快挂扣”用于吊装,号手仅需做个“扣”的动作,耗时不到1秒。这个并不复杂的小创新,为全营战斗准备时间缩短了6秒钟。6秒,战机能飞一两千米!

话说回来,这看似简单的小创新并不容易。后来我问杨松林是怎么琢磨出来的,他说那段时间翻了不少书,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节省动作,后来还是听战友聊起“户外登山”时才有了灵感,真正实现起来又经过了反复试验改装。如果不是善于积累、留心观察、坚持不懈,我们恐怕拿着绳子看上一整天也琢磨不出来什么。

不付出努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希望大家不仅要有创新的勇气,更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积累创新的底气,为科技兴军贡献自己的智慧。下一项创新成果,很可能就从你的手中诞生!

(高思峰、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张雷整理)

大家恳谈

教导员马晓东:创新是我们“英雄营”屡建奇功的制胜秘籍,只要立足本职上心、走心、用心,就一定能命中创新的“靶心”。

连长张渊:创新有着明确的“出发点”,那就是“实战需要”。只要打仗用得上,不论实在管用的“土方”,还是高端大气的“洋方”,都是制胜的“秘方”。

标图员蒲文斌:简单的事重复千万遍就变成了不简单。只要平时训练多留心,遇到难题多思考,创新就有可能在拐弯处等着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