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塞罕坝,已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张 昊摄(新华社发)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
面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民的需求,该如何应对?
习近平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
人民的需求是改革的契机,要抓住重点。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牵涉的体制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改革抓重点、抓关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要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改中,要啃的硬骨头、要涉的险滩一一标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向前,一石激浪,以点带面,牵引带动其他改革一并推进。
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进行精准部署。今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以“绣花”为喻,实际上说的是精准施策的工作标准和科学态度,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要持之以恒。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指出,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当前,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实施;网络提速了,网费下降了;《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奇葩证明开始被清理……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保障民生一诺千金,决不开空头支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