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眼中的香港20年:懂你努力,盼你闪亮

来源:新华社作者:刘畅责任编辑:杨红
2017-06-26 08:57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香港去看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20多年前,一位叫穆欣欣的澳门女孩,时常乘船跨海到邻近的香港去欣赏话剧和文艺演出。而今,已成为知名戏剧作家的她,一手写剧本,致力于传统戏剧的“现代表达”;一手推文创,担任澳门文化产业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

“很长时间,我吸收艺术的养分源自香港。一直以来我对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不敢苟同。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真正走进香港去看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穆欣欣说。

穆欣欣与香港戏剧艺术的首次接触发生在北京。1996年,第一届华文戏剧节上,香港话剧团演出了普通话版的翻译剧《次神的儿女》,艺术性和专业性得到一致好评。“从那时起我就知道,香港话剧团也能以普通话话剧在内地城市巡回演出。”她说。

“回归后,香港话剧团和内地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缺席。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香港话剧团推出了以1936年香港足球冲线德国柏林奥运会为历史背景的音乐剧《顶头锤》,贯穿着爱国、抗战、爱情、亲情、贫富互助等正能量,充满家国情怀。”她说。

穆欣欣认为,香港回归后,港人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加,进而带来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香港在2014年公布了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这是从2009年开始进行扫街普查的结果。我们惊喜地看到,在高速发展、快节奏的香港,特区政府仍能组织人力,潜心下来去做文化的保育工作,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关怀文化的温度。”她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地区的优秀作家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大家庭,共促华语写作的繁荣。“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澳门作家和香港作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能够和内地文学界保持更紧密的联络和交流,增加港澳作家和内地作家之间的对话,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更多创作的火花。”穆欣欣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