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耿家盛: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新华社作者:白靖利责任编辑:朱红
2017-10-11 18:07

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耿家盛在车间里操作铣床(2016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蔺以光 摄

搞创新:不断提升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这不是耿家盛第一次玩“跨界”,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耿家盛原本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起了车工。从最基础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再问同为车工的父亲,零基础的耿家盛很快成为厂里的骨干。

“一个技能不能吃一辈子,在时代面前很多东西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必须不断挑战自己。”耿家盛说。

改行做车工后,耿家盛与磨刀结下了不解之缘。“车工离不开磨刀,要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耿家盛说,他的工作简单说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30多年来,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自己也算不清了。

“一个月最少三五把,多的时候10到20把。”这么多把刀磨下来,耿家盛的双手也渐渐结满厚厚的老茧。

正是在不断磨刀的基础上,耿家盛对车刀的角度、材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后来不断改造车刀、改进工艺提供了条件。他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自己最满意的“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也是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琢磨总结出来的。这项2006年的发明,可以提高30%的生产效率,已经申报国家专利。

“技术就是经验的积累,必须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耿家盛说,自己拿到图纸后会习惯性地去找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不断地改进。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并自学CAD制图,成为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