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兵器天地>>装备聚焦>>装备人物>>正文

走近托举“神十”飞天的平凡岗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王亚花2013-06-14 06:27

身处令人瞩目的集体,他用锅碗瓢盆一次次奏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序曲

柳炉荣:让航天员记住“家的味道”

■本报特约记者成子龙本报记者王天益特约通讯员朱霄雄

他挥着大勺,眼睛里一片火光。

灶台上升腾的火焰与火箭喷射的橘红色火焰,奇妙地映射在他的眸子里。挂在厨房东墙上的那台电视机锁定在新闻频道上,“神十”飞天的一幕被反复播放。

一周以前,“神十”航天员从北京前往酒泉,“出征饭”便出自他手。

他,是航天员大队炊事员柳炉荣。

去年,柳炉荣一路伴随“神九”航天员到酒泉。今年,他被安排留守北京航天城大本营:“昨晚担心了一宿没睡着,今天从电视里得知他们三个太空第一餐吃得挺香,我就放心了。”

“给航天员做饭,我们得随身备一把秤!”柳炉荣说,给堪称“国宝”的航天员做饭,一日三餐都必须精确制订,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很多航天员的菜谱上经常会有一道菜——炒土豆丝。这道“名菜”就出自柳炉荣。调制佐料,盐1克,花生油5克,陈醋3克,上秤一量,分毫不差。手切生姜,1分钟内上百根银丝整齐排列,快刀如电,丝丝能穿过针眼。

7年前,刚刚加入航天员大队炊事班的柳炉荣靠这一拿手绝活,博得航天员青睐,每餐都被“光盘”。

7年间,身处最令人瞩目的集体,朋友却只知他是部队的普通炊事一兵。同学聚会,大家调侃他名字里带个“炉”,命中注定只是一介伙夫。

问及个中滋味,柳炉荣痴痴一笑:“我只是太热爱这个家了,别的都不重要!”

在航天员大队管理员王龙看来,这个个头不高、一脸淡定的浙江小伙有一颗火热内心:“他用情感做料,让航天员吃出了家的味道!”

“神七”任务,航天员顺利返回北京航天城的第一顿饭,柳炉荣凌晨5点就早早起来精心准备,煲鸡汤、清蒸鱼、熬稀饭、小咸菜……3名航天员刚吃第一口就竖起大拇指:“还是自己家的饭好吃。”一句话说得柳炉荣热泪盈眶。

“神九”任务,柳炉荣到酒泉保障航天员饮食。发射前最后一顿饭,柳炉荣精心做了清蒸鱼、手抓羊肉、清炒芥蓝,还有景海鹏最爱吃的面。对此,柳炉荣很是自豪:“让航天员吃我做的饭上太空,那是我一生的荣耀。”

“长征火箭”专列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却从未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杨洪金:护送“长征兄弟”抵达发射场

■本报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俞 嘉 成子龙

“神十”一飞冲天那一刻,在距离发射场240多公里的一个戈壁点号里,四级军士长杨洪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

目送火箭直刺苍穹,杨洪金用力挥舞双手,仿佛要与电视屏幕里欢呼人群的手融为一体。

这是一双并不好看的手——老茧厚重,呲牙咧口。然而,这双手曾经距离飞向太空的火箭那么近——

41天前,就在这个点号,静卧在专列中的发射“神十”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他面前安全驶过。

那天清晨,他带领全排11名战士早早起床,沿铁路线步行16公里,挨个巡查每一节枕木、每一处螺栓、每一颗道钉。当“长征火箭”专列缓缓驶来,他骄傲地立正、敬礼,护送火车驶出视线尽头。

杨洪金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二连四排代理排长,长年驻守戈壁点号,守护着通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唯一铁路。

“我们把火箭称作‘长征兄弟’,一年到头的最大任务,就是护送它们安全运抵发射场。”杨洪金说,火箭专列驶过点号,前后只有1分钟。

由于铁路沿线沙害严重,专列抵达前1个月,他就要带队沿铁路线清沙。遇到漠风肆虐的日子,狂风席卷着沙砾扑面而来,用铁锹护住脸,会听到“砰砰”作响。

这样奔走一天,官兵人人变成了“沙雕”,鼻子塞、耳朵聋、喉咙里都是沙坨子,从头到脚钻入每个毛孔。晚上回到宿舍睡觉,床单上能留下厚厚一层沙。

坚守戈壁14年,杨洪金参加了发射“神二”到“神十”的长征火箭专列接运任务。

然而,他却从未看过火箭发射的辉煌瞬间,甚至从未近距离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神十”发射前一天,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康康来点号探亲。那晚,杨洪金抱起儿子来到铁道旁,指着发射场方向说,铁路尽头,就是火箭腾飞的地方……

链接:

梦想独白

看不见的“长征火箭”

橘红色烈焰从长征火箭尾部喷射而出,神舟飞船拔地而起——这,已成一幅经典画面。

这是看得见的力量。这幅经典画面之外,更多力量默默无闻。“神州托举神舟”,这句被经常引用的话,也通常被另外一组具体数字所阐释: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直接承担研制和试验任务,3000多家单位承担协作、支援、保障任务……

数十万航天人,是他们的代称。他们是一枚枚看不见的“长征火箭”。他们用青春、激情与奉献勾兑成燃料,在各自岗位“喷射”力量,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力量不分大小,正如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他们每一个都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叫出他们的名字,聆听他们的感受,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我很渺小/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很伟大/因为融入了宏伟的事业……”让我们念诵一位将军的诗句,向托举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份力量致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