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PK高速,谁更胜一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武为 常明责任编辑:李文慧
2017-06-15 17:58

乙方:“高超声速派”

辩手:常明

观点:

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加快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步伐。以“锆石”等反舰导弹为代表的一次性使用高超声速远程打击武器,有着一流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将大大提高海上作战效能。

 

乙方:“高超音速派”

突袭“防不胜防”

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有着一流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超过5倍声速的速度优势使防空系统的探测跟踪难度大大增加。据悉,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起飞阶段只有短短90秒,末端攻击速度可以达到数倍声速,即使敌方此时已经对来袭导弹进行预警,其反导系统也难以完成发射准备。

面对拥有如此快速突防能力的“锆石”,现有水面舰艇装备的各类反导系统,比如“海公羊”、“密集阵”等,都无能为力。随着技术的完善,若将航路规划技术应用于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则可降低被敌方捕获跟踪的概率,这些都是亚音速隐身反舰导弹所难以企及的优势。

一方面,亚声速导弹的掠海飞行的“隐身”优势,正随着更先进的雷达的发展被逐步抵消。另一方面,“战斧”等亚声速导弹射程远,但受到速度的制约,等飞到时,目标可能已跑掉,对时敏目标的打击效果较差。1998年8月,美军的“战斧”导弹飞了近2个小时、1770千米抵达塔利班训练营地时,拉登已经于1小时前离开。痛失目标的美军为此差点让“慢一拍”的“战斧”下岗。

因此纯粹的亚声速导弹已经不具备实战价值,逐步让位于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的新一代超声速反舰导弹,如俄罗斯的“白蛉”、印俄的“布拉莫斯”等。

毁伤效果更好

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最大优点就是速度高、动能大,可以依靠撞击“得分”。速度的提高会使动能以指数速率增长,一枚1.5千克的高超声速武器的撞击动能,就足以使一座桥梁坍塌。

在这样的优势下,无需战斗部发挥威力,导弹单凭直接碰撞就足以达到毁伤敌方目标的效果。相反,在同等条件下,携带一定质量高爆战斗部的亚声速和超声速导弹,其产生的化学能远远低于高超声速导弹产生的动能。

随着近年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等先进动力系统的广泛试验和应用,无需加载战斗部的高超声速导弹,体积和重量将会大幅缩小,射程将会取得突破性提升,优势将更加明显。

效费比更佳

一款装备的打击成本不能只看造价,更要看到单位价格的毁伤效果。

据称,“锆石”导弹能够采用3S14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完成技术升级,俄将让“锆石”导弹上舰服役。以俄超声速反舰导弹“花岗岩”为例:俄方经过估算,“彼得大帝”号一次齐射20枚“花岗岩”,对美航母的毁伤率是0.3,而一次齐射20枚“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这一毁伤率将提升至3倍。虽然“锆石”研制难度大,单价成本较“花岗岩”高1.5倍,但是根据“效费比=效能/费用”,“锆石”实际效费比则是“花岗岩”的2倍。

以“花岗岩”为对比中介进行传递推导,亚声速反舰导弹与高超声速导弹,效费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