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报道,沙特2014年的军费支出高达808亿美元,超过英、法、印、日等国,位列全球第4位。军费支出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10.4%,几乎为美国的3倍。在过去10年,沙特军费的平均年涨幅为13.7%,2014年军费上涨更是高达17%。那么,沙特为何一再提高军费支出呢?
沙特作为全球的能源大国和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直在中东的力量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由于伊朗长期受到国际社会制裁,伊拉克与埃及内部持续动荡,近年来,沙特在中东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为了争取更大的地区影响力,沙特近年来多次出手,除了在政治上和宗教上充当逊尼派国家领袖,经济上给予相关国家大量援助之外,在军事上也动作频频,投入重金打造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力图成为中东的新盟主。
然而,沙特的国防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高中端武器研制几近空白,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对外军购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这些武器从购买使用到耗损维护,再到升级换代,全部需要武器卖主提供“一条龙”保障。也正因此,沙特多年来一直都是国际军售市场上备受欢迎的“金主”。而为和美国搞好关系以求得美国的安全保护,沙特往往不得不以高价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并且还要完全出于“自愿”。
除了花大钱买武器外,沙特军费的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提高军人的福利,高薪养兵成为一大特色。沙特军队中,一名中尉军官的月薪就有2000美元之多,将官的月薪更是高达5000美元,各种补贴、年终奖励和医疗费用也名目繁多。有资料显示,沙特目前的正规作战部队超过12万人,国民警卫队约有10万人,边防、海警和特种部队在内的准军事力量也多达1.55万人。此外,由于美法两国军队的驻扎,沙特也少不了自掏腰包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和协助。
为了与什叶派国家特别是伊朗一争高下,沙特还牵头组建了一支名为“半岛之盾”的阿拉伯联合军,人数多达4万人,2020年还可能扩编至10万人,这支军队的花销基本由沙特政府“埋单”。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沙特更是高调援助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仅给叙反对派“全国联盟”的援助就高达1亿美元,当今横行中东的“伊斯兰国”也曾得益于沙特的援助。为了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沙特对阿拉伯小兄弟们的军事援助也十分慷慨,巴基斯坦、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都从中受益不少。
此外,为维护王权统治,消除“阿拉伯之春”的威胁,维护国内的稳定,沙特政府在反恐方面的投入也日益加大,沙特早在2004年在反恐方面就投入了85亿美元,2005年的反恐资金更增长到了100亿美元。正是有了大量反恐资金的投入,沙特国内的安全措施得以加强,反恐力量更加完善,情报机关的运转效率也大为提高,并一度得到美国媒体的赞赏。而为防止“伊斯兰国”势力和也门胡塞武装等的扩张与渗透,确保边境线的安全,近年来沙特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银子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建设先进的监控系统。
尽管如此,沙特军队的战斗力却并不像其军费投入一样在世界排名靠前,与地区强国如以色列和伊朗等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把如此高额的军费有效转化为实际战斗力,是沙特军队未来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