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合作”“乐观”:一位越南音乐家的中国情缘

来源:新华社作者:乐艳娜 章建华 闫建华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11-02 10:37

新华社河内11月2日电 “幸运”“合作”“乐观”,这是越南音乐家童光荣讲述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时提到的三个关键词。这位在中国学习了9年并娶妻的竹笛演奏家和民乐指挥家,正致力于将中越音乐完美融合,促进两国传统文化深入交流。

提到自己与中国的情缘,童光荣用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幸运。

童光荣生于音乐世家,父亲是越南国家歌舞剧团演奏家,母亲是古筝教师。童光荣从小便在越南音乐学院附小学习竹笛。

“小时候父亲去中国演出,会买许多中国民乐磁带,因此我经常听到中国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的独奏与合奏,觉得越中两国音乐颇有相通之处,也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兴趣。”

由于成绩优异,2004年童光荣被越南音乐学院公派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那时学校认为,中国是学习音乐的最佳选择,所以就派我去学习指挥专业。拥有这个机会,可以说非常幸运。”

这一学就是整整9年,除了一年学习汉语外,童光荣本科5年学习民族音乐指挥,研究生3年主修西方管弦乐队指挥。

合作,是童光荣提及的第二个中国情缘关键词。“合作”不仅为他带来学业和事业的丰收,更带来爱情的甜蜜。

赴中国之前,童光荣就抱着要将越南音乐和中国音乐融合到一起演奏的想法,并把它当作一个“终极目标”。

他介绍说,当时,每年都会有北京、上海、广州、广西的中国艺术家或音乐老师来越南表演,或给音乐学院的学生上“大师课”;越南文化部也会派出艺术团体和音乐学院代表团去中国演出。

刚到中国时,童光荣的汉语讲得并不好,但通过研习中国乐曲,他找到了越中两国音乐相通的地方,并结识了好友陈晓栋。

今年8月,童光荣与陈晓栋分别作为越中两国的艺术指导,将一场中越友好音乐会带到越南首都河内。由两国音乐家合奏的《奔马》等中越传统曲目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掌声雷动。

童光荣说,这是两国传统民乐“第一次正式合作的音乐会”;下一步,就是明年春天将这种体现了合作与融合的音乐形式带到上海去。

在这场音乐会上,钢琴与二胡、竹乐器的合奏令人耳目一新。而钢琴演奏者,正是童光荣的中国妻子莫双双。

两人的相遇也是“合作”带来的机缘。当时也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的莫双双创作了作品要参赛,需要找一个指挥来帮忙。找到的这个指挥正是童光荣。

“当时觉得他中文说得很好,人很热情,就像一个中国人,根本没有觉得国籍的差异。”莫双双告诉记者:“后来恋爱了,知道他作为公派生,一定会回越南发展,自己也抱着开放的心态,跟他到越南一起寻找发展的机会。”如今,这一合作已经带来了爱情的结晶——刚刚满8个月的俊希。

第三个关键词,童光荣用了“乐观”。

他回忆说:“友好音乐会后,你会发现越中观众开始互相打招呼……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何况两国音乐有很多相通之处。通过音乐,越中人民交流了感情,自然也会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交流。”

莫双双告诉记者,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官员观看他们演出后,觉得中越音乐融合的形式非常不错,已经推荐越南竹乐团参加明年在泉州举办的亚洲艺术节和洛阳的牡丹节,未来中越两国在这方面的交流会越来越多。

目前,童光荣还在上海一些大学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客座指挥,每年多次往来于中越之间。但他也坦言,目前两国间的音乐交流还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希望两国高层更多往来,这样就可以更大规模地挖掘交流资源。我非常乐观,两国关系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