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2011年初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已经举行多轮会谈商讨解决之策,从日内瓦会议到维也纳会议,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成为共识,然而一直难有实质性进展。内战持续、“伊斯兰国”影响日益扩大、难民数量有增无减,叙利亚危机解决之路还有多远,仍是未知数。
2012年6月叙利亚问题日内瓦会议,是针对叙利亚危机举行的首次国际性会议。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国代表就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达成共识,主张由叙利亚人民主导国家过渡,组建由政府和反对派参加的“过渡管理机构”。
2015年10月,叙利亚问题第一次维也纳会议举行,伊朗首次派代表参加叙利亚问题国际磋商。11月,第二次维也纳会议举行,各方就叙利亚政治过渡时间表达成共识,同意尽快实现叙利亚境内停火,各方在6个月内组建过渡政府,在18个月内举行大选并起草新宪法。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叙利亚问题维也纳会议,叙利亚代表均未参加。分析人士认为,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武装分歧过大,加之反对派武装过于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立场,在外部势力对叙利亚国内各方施加巨大影响的情势下,要使双方同意坐到谈判桌前,需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毋庸置疑,在叙利亚代表缺席情况下,会议共识的落实势必大打折扣。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近日指出,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包括组建过渡政府、举行大选的时间安排,必须依据叙利亚人民意愿来决定,在彻底打败恐怖主义之前,设定政治进程时间表的意义不大。
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的举行,并未对叙利亚安全局势的改善产生实质性影响。叙利亚政府军与主要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仍处于“战争状态”,几乎每天都有平民在各地的武装冲突和暴力袭击中丧生。本月10日,哈塞克省发生多起爆炸袭击,造成60人死亡、近百人受伤。
持续近5年的流血冲突令这个国家在人道主义危机中越陷越深。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和紧急援助协调的副秘书长斯蒂芬·奥布莱恩说,叙利亚约有1350万人需要救助,其中约650万人流离失所,逾200万名儿童失学,数百万人因处在交战区而难以接受到外界援助。
分析人士认为,叙利亚问题迟迟难以获得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推动叙利亚政治进程方面没有形成合力。有鉴于此,各方力量应摒弃政治利益算计,与叙利亚政府进行合作,打击极端组织和恐怖组织,而不是利用反恐推翻叙利亚政权或者分裂叙利亚。
叙利亚问题对地区乃至世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叙利亚知名政治分析师阿费夫·杜拉说,虽然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巴沙尔去留及“恐怖分子”界定等问题针锋相对,但是随着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取得进展,巴沙尔政权得到巩固,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已经呈现加速迹象。
叙利亚危机国际斡旋努力,已经走过日内瓦和维也纳两站。美国提议本月18日至19日在纽约举行叙利亚问题新一轮会议。俄罗斯则提出参加“条件”:必须确保履行第二次维也纳会议的共识精神;会议举行时间和地点必须适合维也纳会议所有参与方,确保所有各方与会。
美国国务卿克里15日抵达莫斯科,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就巴沙尔政权未来去留问题、制定共同认定的“恐怖组织名单”问题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在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打击“伊斯兰国”以及双方认定的其他恐怖组织问题上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态势是,本月9日,来自不同派别的100多名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会议。这是2011年叙利亚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叙反对派首次坐在一起商讨局势,旨在形成统一立场与巴沙尔政权进行对话,响应叙利亚问题第二次维也纳会议共识。
国际社会能否在纽约就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扩大共识、夯实基础,进而推动危机平稳有序得到解决,将成为2016年国际形势的一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