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 一位18岁男性北京人,其健康期望寿命平均为43.40剩余年。也就是说,预期这名男性在健康状态下可以活到61岁以上;之后,他预期会在疾病或残疾的“非健康状态”再活18.82年。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在国内首次发布成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
北京首次公布“能健康活多久”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昨天宣布,北京在国内首次发布对于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结果,也就是一个北京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期望年数。
测算结果显示,北京市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男性为43.40剩余年,女性为38.06剩余年。这一结果意味着,一名18岁的北京人,预期可在健康状态下平均活到58岁以上。之后其生命可能会陷入疾病、残疾等非健康状态。
“健康期望寿命能够在关注生命长度的同时,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邓瑛表示。据悉,这一研究预计每3年会重新测算一次。
据悉,此前北京市每年都会公布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也就是当年零岁人群可预期的生存寿命,即“能活多少岁”,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衡量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
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自2005年已达到80岁,到2013年达81.51岁。市疾控中心认为,目前北京市期望寿命的增长正处于平台期,这一趋势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