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危险化学品氰化纳的数量在700吨左右

来源:新华社作者:钱彤 等责任编辑:康哲
2015-08-18 00:05

环保监测 严密监控

在1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如何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经了解,12日夜,事故发生后,天津环保部门即启动应急预案。13日凌晨开始,在事故现场隔离区内外增加布点监测,实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测。

氰化物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的重点。天津市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介绍,8月16日,新增了27个氰化物排查点位。排查结果显示:共有17个点位氰化物检出,其中3个点位超标,超标点位全部位于警戒区内,最大超标点也是距事故爆炸点最近的一个点,超标27.4倍,另两个点分别超标4.37倍和0.96倍。

“这么看来我们事故区的地表水还是超标比较严重的。警戒区外13个点位尚未发现氰化物超标,其中3个点位有氰化物检出,分别相当于控制标准的12%、7%、5%。”包景岭说。

17日晚之后的几天,天津可能会出现降雨天气。包景岭说,事故现场如果降雨,粉尘等常规污染物会得到一次清洗,但由于爆炸核心区地面还没有进行清理,如果降雨较大,地面氰化物经过雨淋会产生溶于水的氰化氢,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能逸散,影响周边环境。

“但这些情况都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中,目前来看,逸散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遇到过降雨。降雨以后出现什么情况,我们也已经有预案,会严密监控。”包景岭说。

记者从现场指挥部了解,已经紧急制定了五项措施,保证事故区域污染不外泄:

——事故区域全部雨水、污水外排口全部用水泥封堵,确保区域内各类废水不会排入外环境,确保区域外水体和渤海的环境安全;

——事故区域周边设置围堰,将事故区域与外部隔离,确保降雨时雨水不会溢流出事故区域;

——事故区域内雨水、污水管道内的废水和消防废水全部进入新设置的应急废水处理装置,采取强氧化等方式对废水破氰处理后,再排入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深度处理;

——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在现有处理工艺基础上,在前端增设含氰废水应急预处理装置,实现废水处理的双保险;

——对现场隔离区内水坑、水塘、明渠等低洼汇水处内的高浓度废水由专用罐车收集后,送危险废物处置机构立即进行集中处置。

外围各项监测措施也在推进。

大气:在隔离区外,共设立17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8月16日,在隔离区内又增设一个监测点位。

水环境:共设立6个废水监测点位、4个水环境监测点位和4个海水监测点位。8月16日又新增27个监测点位。

土壤:环保部门正在加紧部署隔离区外监测方案,预计本周内实施。此外,如果遇到下雨等突发天气情况,将增加监测点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