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部分企业恢复作业 港池海域检出极微量氰化物和挥发酚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刘航
2015-08-21 02:03

据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 20日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第8天,天津港已有部分企业开始恢复正常作业。

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新告诉记者,爆炸事故发生时,有3条船舶正在港作业,分别处于完工状态、进港未开工状态和装船出口状态;爆炸导致部分设备出现跳闸现象,现场通讯同时受到影响。

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弸介绍,13日起,各项设施有所恢复,轨道桥凌晨1时恢复;岸桥恢复在凌晨1时半;凌晨6时,公司恢复陆运作业;6时半,通讯设备开始逐步恢复,到下午6时,48部拖车恢复作业,航运作业也逐渐恢复。

记者了解到,码头的能力基本上已完全恢复。截至目前,作业的集装箱船舶达27条,箱量达41000箱。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崔静、胡龙江)据国家海洋局20日通报,天津港港池海域19日再次检测出极微量氰化物,并检出挥发酚。

8月19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天津市海洋局继续在滨海爆炸事故现场附近的天津港港池海域以及天津港东疆港区以东海域开展应急采样和现场监视监测,共布设监测断面6条,站位16个,采集样品277个。

根据监测结果,天津港港池海域3个站位检出极微量氰化物,最大浓度为0.00105mg/L,低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0.005mg/L)。天津港港池海域5个站位检出挥发酚,其中3个站位挥发酚浓度低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0.005mg/L),2个站位高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最高值为0.00727mg/L。

此前,海洋专家表示,根据我国海水水质标准,氰化物浓度不高于0.005mg/L时,可满足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的水质要求,挥发酚浓度不高于0.010mg/L时,可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水质要求。

为防范氰化物损害海洋环境,国家海洋局已制定氰化物入海应急处置措施,启动各项处置准备,增派4艘中国海警船舶赶赴天津港,储备漂白粉100吨和漂白精30吨,预备人员防护装备200套及相关应急必需品。

此外,19日的监测显示,天津港港池及周边海域海水中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多环芳烃等指标与往年同期相比未见异常。活性磷酸盐浓度降至正常水平,无机氮浓度较18日无明显变化。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 (记者方问禹、周润健、张泽伟)20日下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召开第11次新闻发布会。天津市新闻办主任龚建生说,截至8月20日下午3时,共发现遇难者人数114人,已确认身份人员107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9人,天津港消防人员37人,民警7人,其他人员44人,未确认身份7人。

在失联人员69人中,包括公安消防人员5人,天津港消防人员43人,民警4人,其他人员17人。住院治疗人数648人中,危重症16人,重症37人,累计出院142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