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防范氰化物等污染物入海现场直击

来源:新华社作者:崔静责任编辑:康哲
2015-08-22 19:52

阻击氰化物

——国家海洋局防范氰化物等污染物入海现场直击

氰化物,是带有氰基的有毒化合物,大量入海后会对海洋生物构成严重威胁。

天津滨海爆炸事故中,爆炸点距海最近距离仅为2.5公里。爆炸事故现场上百吨的氰化纳及其他危化品,是否会随雨水或通过地下水渗透等途径进入海洋,影响海洋乃至渔业的安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海洋部门如何“阻击”氰化物等污染物入海?记者21日至22日赶赴国家海洋局位于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8·12特别重大事故海洋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一探究竟。

第一时间跟踪监测

22日清晨6时30分,天微亮,数名海洋监测人员已来到中国海监第二支队码头,准备登上中国海警1033艇和中国海警1035艇,前往爆炸事故附近海域进行海水跟踪监测。这样的行动已持续了10天。

自滨海新区危化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自13日凌晨起,即组织北海分局、天津市海洋局监测人员每日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天津港港池海域以及天津港东疆港区以东海域实施应急采样和现场监视监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采样时工作人员先用绳索将自己与船边的护栏绑定,随后操作柱状采水器,分别在海水表层和底层取样两次。采水器自重加上海水和铅锤的重量,总共有八九公斤,全靠人工布放、提取,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操作,采样人员戴着手套的双手早已磨出厚茧。

自事故发生后,这样的监测取样未曾间断过。

截至8月22日,监测人员共开展了23个航次的应急监测,采集了176个站位的各类样品共2081个。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新的情况,国家海洋局即组织强化跟踪监测,增派监测船舶,扩大监测范围,加密监测站位,提高监测时效。

昼夜奋战 科学分析

自爆炸事故发生以来,国家海洋局每日在网站上公布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通报,但细心的人发现,监测通报通常滞后一天,总是通报前一天的监测结果。记者在应急指挥现场了解到,实际上这是因为监测人员清晨出海采集的海水样品,中午才能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有时遇上恶劣天气,监测人员返航的时间会更晚。检测人员拿到水样后,需经过化学反应、蒸馏等步骤,通宵达旦地对海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最终形成科学的分析报告往往已是第二天凌晨。

为提高检测分析时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调集了所属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和海区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20余人驰援天津,同时,紧急采购了一批检测仪器设备,确保检测工作及时开展。

在专门负责此次事故海水样品检测分析的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实验室已经持续多个昼夜灯火通明。在有机分析室、生物分析室、分光室等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取样品,或调试仪器,或抄写数据。只有等实验结束后,才能抓紧时间窝在椅子里打个盹。

“我们按照国际规定的方法,严格执行每一道检测分析流程。”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张秋丰告诉记者,水样检测分析涉及水质常规、水质特征污染物、浮游动植物等多个项目,工作人员采取了空白试验、平行样发现、内控样分析等多种专业手段,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权威。

未雨绸缪 应急处置

截至目前,海洋监测显示,氰化物、挥发酚等污染物的最高检出浓度,符合监测水域海洋功能区所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值。因此,专家分析,目前在监测海域的氰化物、挥发酚等污染物,暂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近期正值雨季,随时可能出现的降雨,让人们绷紧了神经。

记者从现场指挥部了解到,为了防范氰化物等污染物一旦入海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国家海洋局已制定了氰化物入海应急处置方案。

根据专家建议,鉴于目前尚未有氰化物大量入海处置先例,氰化物海上处置可参照陆地和河流处置方式,在入海排污口、河口及污染物相对集中的港池海域,采取喷洒药剂等强氧化方法处置。在开阔海域,对污染海域实施管控,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撤离船舶,停止海上生产作业。

为了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国家海洋局已增派4艘中国海警船抵达天津港,准备随时开展应急监视监测、现场处置等工作,并已完成了对作业船舶的改造,加装喷洒药物的喷管等装置,培训船员使用相关设备,随时待命开展应急工作。

国家海洋局滨海爆炸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副指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陈力群表示,将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并进一步组织专家完善处置方案,一旦氰化物泄漏入海,在海水中检出浓度超过0.2mg/L,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时,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降低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

(新华社天津8月22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