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摄影师镜头中的中国抗战:坚毅不屈 同仇敌忾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薇责任编辑:姚远
2015-09-02 11:08

坚毅不屈 同仇敌忾

——西方摄影师镜头中的中国抗战

1937年,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中国如何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不少西方摄影师远赴中国,用镜头观察和记录。

1938年,美籍匈牙利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来到中国拍摄。在武汉,他摁下快门,拍下了日军空袭的历史场景:黑白光影中,民众站在商铺前,眼望着天空,目光无助而凝重。

从武汉出发,卡帕辗转多地。沿途,他拍下了侵华日军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流离失所的难民、受伤的士兵、乞讨的儿童……

比卡帕晚几个月,1938年秋,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也来到武汉,赶上了武汉大会战。他留下了日本战机轰炸工人住宅区、普通平民惨遭战火荼毒等影像。

70多年过去,战争硝烟早已散尽,而他们留下的影像再现抗战时期的风云激荡。

这些影像把侵华日军的暴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永久定格。这些影像永远见证中华民族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西方人留下的大量影像,客观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造成的灾难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伤害,这些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铁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长荣维木说。

70多年前,面对强敌日本,中华民族没有沉沦。

卡帕聚焦定格了一个年轻士兵的肖像:头戴钢盔,昂首挺胸,嘴角紧抿,神情坚毅。1938年5月,这张肖像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封面上。

“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战士和群众都昂首挺胸、面带微笑,让人们相信中华民族是不屈、不亡的。”“国家记忆”暨三晋抗战历史影像展策展人牛子说。

用土法制造手榴弹、在村口埋手榴弹、试验缴获的日本掷弹筒等……英国学者林迈可拍摄的影像资料反映了在根据地武器奇缺的情况下、军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抗战的现实。

自1937年来到中国后,林迈可多次进入晋察冀边区,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了当时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生活、战斗的情景。

“林迈可拍摄了大量民兵抗战的场景,民兵既能从事生产,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变成军队参与抗战。民兵成功地使得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下实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标。”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研究中心主任、抗日名将吕正操上将女儿吕彤邻说,林迈可拍摄的影像提供了抗日根据地抗战的情况,非常有意义,也非常珍贵。

1939年,卡尔曼突破封锁到达陕北延安。在延安的20多天里,他拍摄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中共领导人的许多影像资料。回国后,卡尔曼编辑了两部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与《在中国》,介绍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他还根据自己的拍摄经历写作并出版了一本“电影记者笔记”《在中国的一年》,并把此书“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

“卡帕曾经多次想到延安去拍摄,可惜都未能成行。”国际摄影中心罗伯特·卡帕档案馆馆长辛西娅·扬说。

“从近年来西方世界对二战的纪念活动和宣传活动中看,中国成了二战历史上‘被遗忘的同盟者’,东方战场的重要性未能得到足够体现,这种现状既违背客观史实,又不利于我们国家在国际上树立正面的大国形象。”吕彤邻说,西方摄影师,尤其是作为中共抗日的观察者、见证者和亲历者的林迈可等人拍摄的影像资料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刘怀丕、周蕊、许晓青、刘翔霄、李大玖、刘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