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药人为隔离被指“僵化” 中药现代化道路应多元
因为在原料来源、药效机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长期缺乏循证依据,增大了中国中药走向世界的难度。中医药必须现代化,但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争议的问题,却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
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认为,药只有一种,那就是安全有效的药。“中药和西药本就分不开,也没有明确的甄别条件和红线可以将它们分开,人为将二者隔离开,只会造成更多的混淆不清。”中药的现代化,应该是真正理解其有效成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中药的验证有道理、必须做,而且还必须要用全球生物医学界共识的现代方法做。
专家表示,传统的中药发展不要僵化,将中西药完全隔离开这种观点本身就不合适,也不利于中医药学现代化。陈道峰说,仅仅使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必须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中医药学进行完善,提高工艺,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有效性和一致性,这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
“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应该是多元的,不必挤在一条道上。”李英说,一个药是否有效,应该用临床数据说话,这样才能让病人信服,获得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认可。例如,我国青蒿资源丰富,容易提取到单体。但对于某些动物试验有效或民间长期使用的中草药,可能无法提取到有效单体,这时可以用成分明确、含量相对稳定的复方制剂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也有专家认为,开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也应慎之又慎,进行成本控制,立项前对其有效性、毒副作用、成本、方便性和成功率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估,设计试验去辨别出一些常用中草药中所含的生物化学成分,遵守国际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准则,进行更多随机对照试验以论证中医标准化治疗系统的有效性,更好地理解、发展和提高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
正如有网友所说,所有喧嚣之上,这并非是一个要为谁“正名”的奖项,而是一个关于拯救生命的奖。(记者周琳、胡浩、李亚红、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