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山堂:见证台湾从被侵略者占领到回归祖国

来源:新华社作者:付敏 李凯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12-04 15:20

历史不会被湮没

——台北中山堂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台北12月4日电(记者付敏 李凯)位于台北延平南路的中山堂是一座四层高的会堂式建筑,钢筋水泥结构,融入中西风格的设计,外表敦实坚固。在其东北侧,一尊孙中山站立铜像静静耸立在绿叶婆娑的古树下。台北中山堂的由来和变迁,见证了台湾从被侵略者占领到回归祖国怀抱的不平凡历史,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近日,记者在研究台湾抗日史的当地文史作家张健丰、钟志正的陪同下,走访了台北中山堂,探寻那“不可被湮没”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中山堂原址上曾是1889年建成的清朝台湾布政使司衙门。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日本。消息传来,全台军民“激于义愤,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同年,日本派皇室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近卫师团精锐部队镇压岛内抗日军民。6月,日军攻入台北,占领布政使司衙门,并举行所谓“始政”典礼,日本由此开始了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残酷殖民统治。

张健丰与钟志正告诉记者,当时岛内民众激烈抵抗日本侵略者,主要武装力量包括:没有撤回大陆的清朝巡抚唐景崧和他招募的广勇、驻守在台湾的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丘逢甲组织的义军以及雾峰林家林朝栋的子弟兵等,他们由北到南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于登陆184天后攻占了全台湾。

日本官方记载,北白川宫在与台湾军民交战时,于当年10月28日在台南病死。但台湾民间认为他是死于与台湾抗日义军的激战中。侵略者为北白川宫在台湾各地多处建立了所谓“纪念碑”。

“现今孙中山先生铜像的所在地,就是当年日本侵略者为了‘纪念’北白川宫在布政使司衙门停留一个多月而建的‘纪念碑’的原址。”张健丰介绍说。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北白川宫的“纪念碑”被推倒。1949年,孙中山先生铜像在此隆重揭幕。这座铜像高3米,重1700斤,含基座共10米,是台湾著名雕塑家蒲添生依据孙中山先生1924年在日本长崎演说的照片为蓝本创作的。由于表情生动、肌肉衣褶表现自然,整体刚中带柔,被誉为台湾户外雕像佳作。

中山堂的历史更为曲折。日本侵略者占台之初,曾把布政使司衙门作为“总督府”。1928年,日本殖民者为纪念日本天皇裕仁登基,并作为“施政纪念事业”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拆除了布政使司衙门,在原址兴建“台北公会堂”。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台湾终于摆脱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10月25日,盛大的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二层大厅隆重举行。之后,“台北公会堂”为纪念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更名“中山堂”,二层大厅取名“光复厅”。

回顾历史,台北延平南路上这一方三千余平方米的土地,历经清朝布政使司衙门、日本在台“总督府”、“台北公会堂”到“中山堂”的变迁,见证了台湾的苦难与重生。

1999年10月25日,“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在台北中山堂前广场揭幕。纪念碑由朴拙粗犷的石材建成,碑上以日本占领台湾的1895年为起点,每年一刻痕,不铭碑文,无言地记录着历史。2011年,台北市政府与碑文委员会筹撰碑文,设计师再以“历史长轴”的概念呈现碑文,长轴记述了抗日战争的历程,永志怀念牺牲的同胞。

张健丰和钟志正两人常年进行文献和田野调查,发掘台湾民众的抗日历史和抗日遗迹。2009年,两人合写了第一本书籍《乙未战争研究》。随后的7年间,张健丰又陆续推出了《乙未割台湾旧路》《日落台南城》以及《探访北白川宫遗迹》等三本著作。他们在书中详细记述了包括台北中山堂、中山铜像等史迹背后台湾民众英勇抗日的光辉事迹。

“光复后,侵略者为纪念北白川宫而建的几十座‘纪念碑’都被推倒,留下的基座还不到10处。”钟志正说,“我们寻找到的‘纪念碑’所在地,其实正是台湾民众与日军鏖战的战场。我们寻找当年的战场,就是想给先辈们一个交代,告诉他们,我们赢回来了。”

“在台湾,1895年的‘乙未抗日’已很少被人提及,历史教科书对这段历史只有区区700多个字的描述。”张健丰说,“这是一段不能湮没的历史,希望我们的研究能让这段历史更为翔实,让年轻一辈认识了解这段历史,并知道战争的残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