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世兵制”到“府兵制”:《花木兰》背后的军事制度沿革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袁琮蕊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9-18 16:21:15

古人画作中的花木兰形象

北魏骑兵陶俑

北魏持号骑兵陶俑

近日,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上映,在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电影《花木兰》主要取材自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辞》。学界多认为《木兰辞》作于北魏时期。“可汗大点兵”和此后木兰代父出征的情节,反映了北魏时期的“世兵制”军事制度。

“世兵制”通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在朝政腐败和农民战争的影响下,中央政府权威削弱,掌握的户籍数量大大减少。各地军阀势力为确保获得足够兵源,相继推行军、民异籍之制。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普遍将户口分为普通户、屯田户和军户3类。军户由军队或州郡管理,专为国家服兵役,父死子继、世代服役。军户严禁脱籍,以保证国家兵源,即为“世兵制”。普通户和屯田户专门负责种田缴纳田赋并服劳役。此即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世兵制”制度下,军户世代为国家服兵役,无法脱籍,致使军户社会地位不断下降。此后,两晋、南北朝大体继承这一制度。北魏由鲜卑拓跋部落所建,早期多为部落兵。北魏建国后,大体承袭“世兵制”,但兵员以鲜卑人为主体,汉人主要从事耕种。

连年征战,军户长期服役、死伤甚众,且身份低、待遇差,逃亡事件屡屡发生。两晋南北朝时期,军户地位进一步下降。世家大族免于服兵役,普通农户亦可通过缴纳赋税和服劳役而免服兵役。只有军户强制世代为兵,其身份甚至与奴仆罪犯相近,导致军队士气和战斗力极为低下。北魏初期,士兵尚有较高地位。到孝文帝推行改革后,六镇(北魏旧都平城以北的6个军镇)镇户(即军户)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急剧下降,甚至有“六镇兵卒,有同奴隶”的记载,这最终激起埋葬北魏王朝的“六镇起义”,起义矛头直指汉末以来的军民分籍制度。北魏后期,“世兵制”已难以为继,军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北魏“世兵制”的僵化与弊端,在《木兰辞》中亦有体现。据诗中描述,木兰一家应为军户,即使在木兰父亲年事已高且“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仍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正是“世兵制”下军户世代为兵的生动体现,也才有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的故事。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后,西魏权臣宇文泰于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50年)创立“府兵制”。宇文泰仿照鲜卑拓跋部早期推行的八部大人制度,设立八柱国大将军,这是“府兵制”创设的开始。此后,在实际领兵的六柱国下,又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府兵由六等以上农民之精壮子弟组成,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府兵所需粮食、兵器等均需自备。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府兵可负担此项支出,从而节省国家养兵费用。所以,在“府兵制”下,也有可能出现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情况。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有效防止将帅擅权。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均田制在经济上取消贵族与庶民的不平等,府兵制在种族上取消胡人与汉人的隔阂,从而合理解决了北方社会的两大问题,北周遂以此完成统一复兴的大任务,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