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军官自主择业当“棒棒”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邓高如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7-21 05:12

题图设计:贺 勇 图片摄影:付清奎

(原标题:一个选择当“棒棒”的退役中校)

“我要自主择业,先到解放碑当一年‘棒棒’!”

今年1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前一天刚刚办完退役手续的何苦,把一个移动硬盘交到我手里,说里面装着他刚刚脱稿的长篇报告文学——《最后的“棒棒”》,请我帮忙审读。 

面对这部作者在解放碑当了一年“棒棒”后写成的作品,我内心有说不完的感慨。那几天正患眼疾,视物模糊,但我预感到这部文稿的分量,还是在电脑屏幕上放大字号,用两天半时间读完,弄得眼睛大为流泪抗议。我激动得当即要推荐给重庆正在进行的“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评选委员会参评,何苦坦诚谢绝,但是关乎这部作品的诞生及其往事,浮现眼前,挥之不去……

2014年元旦后,重庆警备区政治部干部何长林(笔名何苦)深夜来访。我这才得知他这个服役20年、工作正顺风顺水的正团职干部,已申请转业。

我大惑不解。小伙子是我从沈阳军区调来的,1.83米的个子,丹凤眼、高鼻梁、络腮胡,恰似三国时期的关云长。

2008年春节前夕,渝东南地区出现多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酉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抗雪救灾的事迹十分生动,我立即安排何苦前往采访。他挤乘忙于春运的区间火车前往。折腾了十几个小时、没吃一顿正经热饭,终于到达酉阳后,得知双泉乡天马村90岁的红军老战士陈富莲高烧不退,人武部正准备连夜护送医生进山,这小子泡好的方便面未吃,又随队出发了。经过一夜的跋涉、救治,病人转危为安,他跟踪拍摄的新闻也在次日晚上的《焦点访谈》大篇幅播出。接下来的几年,何苦给警备区电视宣传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变化。他牵头在重庆卫视创办了一档国防教育电视栏目,开播当年便获得“全国优秀军事节目奖”。他也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正团职干部。

现在我问他,转业后想干什么?他答:我要自主择业,先到解放碑当一年“棒棒”!

我以为耳朵出了问题,要求他再说一遍。他话如前述,并告诉我:他已找好当“棒棒”的师傅,决心把工资卡交给家人,自觉做到“荷包清零,身份归零”,干净彻底地靠当“棒棒”的收入养活自己,创造生活,实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我仍然整不明白,怀疑他是否与领导或家人不和,一时赌气,做出如此极端的决定!

他认真地说:“绝不是——老主任,你别看我又是拍片子又爬格子的,好像很有文化。其实,我高中只读了一年半就当了兵,入伍后虽然也拿到了一个半真半假的自修大学文凭,但我懂得,像我这样的人,初级职务阶段干点苦活累活可以,但要真正成为实现强军梦、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生力军、担当者,就有困难了。前段时间,警备区又添置了一批新的电视装备器材,说明书上全是外文,我根本看不懂,更是操作不来。既然不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我决不恋栈,干脆退下来,也不到地方去争位置,就选择自主择业,基本收入有保障,还能去干一点自己干得了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那你干‘棒棒’,总不是长久之计啊!”我的一句问话,让他亮出了底牌:原来,他选择自主择业,就是想继续扛起摄像机,为社会文化传媒事业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眼下当“棒棒”,就是要深入到“棒棒”的圈子里,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疾苦,顺便为这个行将消亡的行业,记录一点最真实的人和事。

何苦告诉我,他已请好了摄像师,准备用最笨拙的方式去追踪一群背影,记录一个时代,讲述一种人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