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重述父辈抗战传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樊超 等责任编辑:吴昊
2015-08-26 03:03

我喜欢说故事(6)口述实录  本期主题 那年那月

正步走过天安门

■刘本新

老黄,原是某炮兵师师长,74岁,黑脸白发,个子不高。起初,干休所的服务人员称呼他老师长,他笑呵呵地答应。渐渐地,大伙发现这位老师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人们开始叫他老黄。不管怎样称呼他,老师长总是乐呵呵地答应。而我喜欢称呼他师长。进干休所以来,师长心神安稳,没有浮躁。他先是到公园练慢跑,再练快走。随着年龄增长,师长开始了慢走,或参加公园大家唱,或跟在太极拳队伍边上比划几下。

师长老了,真成老师长了。前年,师长有一次小中风,右手有点不灵便。老伴和儿女们都反对师长再独自去公园慢走和唱歌。师长郁闷了一阵子,就在老伴鼓动和干休所联络员的扶助下,乐呵呵地参加了干休所的书法班。师长学了柳公权,后改练毛体,几个学期下来,毛体有了几分神似。自从学书法,师长经常在干休所小公园的水泥地上写地书,身体渐渐恢复,右手也灵活自如了。  

去年,市里老干部部门组织庆祝建军85周年征文,征文主题是“我最难忘的……”

一见征文主题,师长便兴奋起来,满脑子难忘的往事被搅动。师长毕竟是师长,遇到纷繁事也自有决断,很快进入有效回忆。

师长想,我最难忘的是参加邢台地震救灾时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冒着余震,站在废墟上问候灾民,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鼓励邢台人民奋发图强,积极救灾,恢复生产。周总理来到抢险救灾部队,紧紧握着时任排长的师长的手。

师长想着想着,热泪盈眶。

他拿起笔来就想写这篇征文,问自己,这是你最难忘的吗?

师长想,从列兵到大校,经历了多少难忘,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我最难忘的……”只有一个,如果有多个,那就不是最难忘的了。师长坐在书桌前,摆弄着手里的派克老钢笔,他觉得自己想自己的“我最难忘的……”,自己写自己的“我最难忘的……”还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什么事是我最难忘的呢?那些难忘的往事交织着浮上心头,师长很快就进入新的搜索性回忆中。脑子一激灵,蹦出一颗火花,引燃了无限幸福和无限遗憾的火焰。

1959年国庆节是新中国10周年大庆,师长所在部队参加受阅,他将正步走过天安门。那时的师长躺在床上,似乎看到自己在方队里向右看,看到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统帅毛主席,还看到了朱总司令。没想当时是上士班长的师长成了步兵方队最后一列的第一名战士,也就是最后一列右侧那个排头兵。国庆那天,他所在的方队在通过天安门城楼时,领队军官下达“向右看”的口令,其他战士齐刷刷向右看,他们能看到自己热爱的统帅在向千万个忠诚的战士招手,但师长和每一列的排头兵一样,仍要昂首挺胸,继续向前看。

师长坐在书桌前想着,激动着。接受毛主席检阅是他一辈子的幸福,但他作为方队最后一列的排头兵,没能在受阅时看到毛主席,那是一辈子的遗憾。

师长抓住自己的灵感,铺开稿纸,写下《我最难忘的——正步走过天安门》。

征文获得特等奖。

(《解放军报》2015年08月26日 09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