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抗战歌声 伟大的民族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选登及背后故事(之五)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周红岩 吕国英 卞振责任编辑:吴昊
2015-08-28 05:27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给人以力量

冼星海女儿冼妮娜与《黄河大合唱》同岁。

2007年纪念建军80周年记者在杭州采访她时,冼妮娜68岁;近日,记者在京再度与她相逢时,冼妮娜已76岁。

76岁的冼妮娜依然笑声爽朗、谈锋甚健。她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父亲冼星海110周年诞辰。6月13日,她已赴父亲故乡广东番禺参加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此次进京是应央视电影频道等单位邀请,参加了几项关于父亲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宣传活动,并在国家大剧院聆听了中央音乐学院师生激情演奏的《黄河大合唱》。

8年后,冼妮娜再忆父亲和《黄河大合唱》创作故事,其思绪依然清晰如昨。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冼星海随党领导的救亡演剧二队离开上海,辗转江、浙、豫、鄂等地作抗战宣传演出,1937年秋来到武汉,参加了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音乐科工作,继续从事群众性救亡歌咏活动。 

不久,冼星海与小学音乐教师钱韵玲相恋并订婚。此后,他们受刚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以旅行结婚为名义,躲过盘查越过封锁线,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冼星海先是担任音乐系教员,不久担任了系主任,钱韵玲则进入了该院的高研班学习。

1939年农历除夕之夜,冼星海受邀与来延安慰问演出的来自第二战区的抗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欢聚一堂,聆听了与三队同志同赴延安疗伤的诗人光未然的新作《黄河大合唱》。这是光未然根据1938年和1939年两渡黄河以及在黄河两岸行军打仗时的感受写成的。原来写成《黄河吟》的诗作,但到了延安便与冼星海达成创作成声乐作品的默契。之后,光未然又用5天时间把它改写成了长达400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为了创作好《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没有先动笔,而是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光未然与三队的同志们详尽地了解抢渡黄河时的情形以及船工号子的铿锵呼号,默默地酝酿着这部作品。 

冼星海艺术创作的习惯是:思考一旦成熟,工作起来的劲头相当惊人,可以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直至作品完成。1939年3月26日至31日,冼星海以同样的方式,在6天6夜内不间断地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8首合唱、齐唱、独唱、对唱、轮唱作品的谱曲。冼星海在窑洞里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半年后,小妮娜也顺利出生。同年,冼星海在延安“鲁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河大合唱》由“鲁艺”师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后,全场沸腾,毛主席连声称好,事后派人给冼星海送来派克钢笔。周恩来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自此,《黄河大合唱》在延河两岸不胫而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到处传唱,一直流传到国统区。 

1940年5月,冼星海受党中央派遣,与袁牧之一起携带延安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胶片赴苏联莫斯科,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任务。没想到,才几个月大的冼妮娜自此与父亲永别。 

由于德国入侵苏联战争全面爆发,加之新疆军阀盛世才露出反共真面目,使完成了任务的冼星海等人既无法通过新疆返回延安,也无法徒步穿越中蒙边境的戈壁沙漠以及国民党统治区和侵华日军的封锁线返回延安,冼星海一行人只能折返乌兰巴托。1942年冬季,冼星海秘密离开乌兰巴托,只身返回莫斯科转道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打算寻找机会从出国时的新疆口岸回国,但始终未能如愿。 

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严重营养不良引起的肝炎、肺炎等疾病,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渐渐将冼星海击倒。1945年10月30日,被转送至莫斯科的冼星海最终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年仅40岁。 

噩耗传来,整个延安沉浸在哀痛之中。1945年11月14日,“鲁艺”举行了隆重的冼星海追悼大会,毛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说起父亲,当年尚在襁褓中的小妮娜没有直接的记忆。对父亲的全面了解,积累于母亲以及父亲生前战友、学生的回忆,还有当年与父亲有过接触的国共抗战老兵的点滴记忆。

冼妮娜退休后,一直从事着父亲生前手稿、曲谱、论文、书信的搜集整理以及《黄河大合唱》演出情况辑录工作。

前辈的回忆和丰富的史料,让冼妮娜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炽热的爱国情怀。她说,父亲在巴黎留学时成绩非常好,他完全可以留下来继续深造。但是,当他看到反映国内敌寇入侵、人民流离失所悲惨情景的新闻片时,他悲愤难言、热血沸腾,决意要回国参与拯救危难中的祖国。因此,冼妮娜认为父亲留给后人最大精神财富就是爱国心,而且他还有爱国救国的真本领。父亲40年的人生,印证了一句箴言:音乐虽没有国界,但音乐家有祖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