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渊子崖是沂蒙山区莒南县板泉镇的一个普通的村庄。抗日战争初期,渊子崖村有350多户人家,1500多口人,崇文尚武,民风淳朴。
当时,以沭河为界,沭河以西的临沂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沭河以东的莒南县(时称沭水县)就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渊子崖村正处在敌我交错的拉锯的边沿区。鬼子和汉奸经常到河东来扫荡,要粮逼款,残杀百姓。
1940年年底,村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选举20出头的林凡义担任村长,共产党员林庆忠担任副村长。村里还成立了由300多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把土枪、大刀、长矛和自制土炮“生铁牛”“五子炮”等武器收集在一起,组织训练,群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
渊子崖的抗战热情让河西的日伪军既恼火,又害怕紧张,蓄谋一定要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
1941年冬天,小梁家据点的汉奸头子梁化轩又派伪军排长刘连顺来渊子崖村要粮要钱,还声称如果不答应,就血洗渊子崖!
血气方刚的村长林凡义一听火冒三丈,当场把桌子一拍:“给梁化轩写个回条,让狗日的来拿吧!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12月18日上午,恼羞成怒的梁化轩纠集了临沂附近的150多个伪军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渊子崖村围墙下。严阵以待的自卫队员和村民们早都登上围墙,做好了战斗准备。这土夯围墙高5米多,有1米多厚,一般的枪弹根本穿不透;墙上有垛口、枪眼和炮台。炮台原本是为躲避匪盗祸乱而建,如今成为村民们与日伪军抗争的重要“底气”。
只见林凡义一手插着腰,一手握紧拳头挥了挥,对梁化轩高声吼道:“你别拿小日本当亲爹,替鬼子卖命当汉奸。”气急败坏的梁化轩命令汉奸伪军们开枪进攻。伪军们冲到围子墙下,架起梯子往上爬。自卫队员用石块往下砸,用“五子炮”向伪军轰去,有些人被击中,更多的人吓得转身就跑。几十个手持大刀梭镖的自卫队员冲出去,杀得汉奸伪军哭爹叫娘、狼狈逃窜。
奸诈的梁化轩前往小梁家炮楼向联队长木村正雄告密,说渊子崖村里藏着八路。第二天一大早,鬼子便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渊子崖村。一个翻译官耀武扬威地喊道:“我们知道村里藏有八路军的伤员和粮食,马上开门让皇军进去搜查!”
站在墙头上的林凡义大声说:“俺村没有八路!再说这是俺们的村,你们不能进来!”他转身对乡亲们说道:“八路军是咱自己的亲人,他们为打鬼子受了伤,咱不保护谁保护。是爷们的就要站出来,和鬼子拼了。”
众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绝不把八路交给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