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是劳动人民的家,更是一种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梁维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12-28 16:13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所最熟悉的,“车马屋上行,院落地下藏。苍土覆我台,平地起炊烟”,这是对于陕北窑居者最真实的写照。一口口的窑洞是劳动人民最亲切的家,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温暖干燥的土炕,更是一份情怀,一篇历史,一种精神。一种,只有住在窑洞里的人才懂得的“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踏实奋斗的精神!

1969年的1月13日,黄土高坡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延川县梁家河村的一口破旧的窑洞里,迎来了一批来自首都的年轻知青们,他们中最小的那个还不满16岁。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小伙子在现实的半推半就之下,选择了离开家乡,踏上了远赴遥远山区的知青之路。现实总是残酷的,昔日城里的优越生活与山区的艰苦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想与现实之间极大的落差并没有打败他,反而极大地增强了他的意志力。“住窑洞”、“过五关”,极其艰难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让他退缩,而是在困境中实现了一次人生的蜕变。只有住过了窑洞,才知道什么叫胸怀为民,贴近人民,扎根基层,扎实而又充实的走好每一步路,最终成就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叫做习近平。

回顾历史,陕北高原上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的几口小小的窑洞,共产党人用特有的智慧导演了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窑洞虽小,容纳的却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是中国轰轰烈烈几十年大国崛起的中国梦的缩影。

反望现实,我们的住宿条件变得好了,再也没有窑洞里的虱子跳蚤,拥有的是现代化干净整洁的营房,但有些人似乎丧失了最开始的那份住在窑洞里的踏实和奋斗精神。风华正茂的好儿郎,正是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拼搏奋进的好时候,但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杂音。军装虽然穿在身,“的确良”的面料却挡不住“的确不怎么样”的思想,“吃苦耐劳全无有,只留享乐在心中”,再也没了当初如革命先烈,如习主席那般住在窑洞里的一番踏实和认真。习主席当年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住在破破烂烂的窑洞里,想的是怎么踏踏实实在陕北的农村,发出一片自己的光和热,确确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习主席在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个“初心”在这里就是“窑洞”精神。“窑洞”精神不是让我们再去住进窑洞那般艰苦的环境里,而是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能忘记曾经我们经历过的苦难,不能好高骛远只顾个人享乐得失,而是要踩在黄土地上,踩到实处,把心与部队实际结合在一起,真真正正的像革命先辈和习主席一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住窑洞,就是住到百姓的身边去,住进百姓的生活里去,住进百姓的心里去。对于普通一兵而言,就是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住到驻地群众们的心中去。“叫得响、拿得出、敢担当”,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重拾“窑洞”精神,重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不畏艰难困苦,敢挑强军重任。

“空谈只能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正是因为有许多不忘初心的“窑洞人”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军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伟大中国梦的方向不断走去。这其中的许多,是中国军人!他们奉献在戈壁、雪山、荒漠、草原,这些比窑洞更加艰苦的地方,他们不以之为寒酸倒霉,而是以之为傲。这是因为个人的物质享受非其所追逐的目标,而让艰苦朴素的作风传之我手,让务实之风永不断续,让使命任务永存于心中才是其追求的至境。窑洞之下,更显示出中国军人理想初心不改的纯洁与高远!

精神,是人类这个伟大的物种所特有的属性。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经历无数困苦、艰难与窘迫,但只要有一种精神支柱永竖,这个民族和国家就不会倒下,就能哪里栽倒、哪里站起,继续前行不息。共产党人作为人民的领路人更应坚守出发时的坚强信念,让“窑洞之精神”初衷不改、永不褪色!

窑洞的灯光,今天已经化作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光芒,化作共产党人前进路上直指远天的火炬,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背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