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遥远的撒哈拉,因为有了思念,“祖国”这个字眼,在维和官兵心中变得愈加温馨和神圣。
警卫分队三中队中队长常文坛已是第二次来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了。第一次维和出征时,父亲还躺在病床上。是父亲那句“走吧,没事”,让他出国维和的决心更加坚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家里的事都是私事,在这儿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常文坛说,只有干好工作,才能不让家里惦念,才能让亲人感到自豪。
“出国维和,能给孩子做个榜样。”王海玉告诉我们,在美国读书的女儿在电话里说,“妈妈,我要和您一样,努力成为祖国的骄傲”!
“她想利用假期,来马里做个志愿者,或当个翻译。”谈起女儿,王海玉脸上满是自豪。
工兵分队快反班副班长隋景坤的父亲为他录过一段视频:“儿子啊,在那边好好干,遇到恐怖分子别手软……”直率的话语,折射出一位父亲的家国情怀。
采访期间,警卫分队组织了一场简单的集体生日晚会。几段亲人发来的祝福视频,让这群有泪不轻弹的血性男儿,瞬间眼圈发红。
4名官兵的诗朗诵,道出了维和官兵的心声:“军人,为奉献而生,因奉献而可爱;军人,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伟岸。对军人而言,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和平永驻、世界安宁。”
“在动荡的异国他乡,我们是生死相依的弟兄。”晚会上,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章海军与18名本月或上个月过生日的战士一一拥抱。战友间的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解放军报马里加奥8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