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样的“狼獾”
提起美国的M10“狼獾”,大家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其在二战期间的庞大产量和不错的战场表现,也可能会联想到其底盘来源———M4“谢尔曼”中型坦克。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魔改”型号———“狼獾”105毫米自行火炮。在内战末期,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以“拖拉机”的名义从美国购买了一批拆除了武器的M10“狼獾”坦克歼击车,为了能将这批“狼獾”利用起来,台湾202坦克厂将缴获自日军的91式10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了经过改造的“狼獾”炮塔上,从而拼凑出了一门105毫米自行火炮。
1942年完成开发的“狼獾”采用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底盘,战斗重量约30吨,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48千米。与同期那些固定炮塔的德制及苏制自行坦克歼击车不同的是,“狼獾”安装了一个顶部开放结构可全向旋转的活动炮塔。“狼獾”安装的91式105毫米榴弹炮是上世纪30年代初法国施耐德公司为日军研制的牵引式火炮。91式榴弹炮身管长度2.9米,牵引型重量1750千克,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超过1万米。91式可用弹种丰富,不仅有榴弹、尖头弹,还有破甲弹和穿甲弹。应该说,“狼獾”自行火炮的性能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很不错的,装甲底盘和旋转炮塔赋予了其一定的防护能力和开阔的射界,但由于装备时间太晚,国民党服役的16辆“狼獾”改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