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乔良:应把对中国军队的担心换成耐心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仇学平 陆康责任编辑:姜紫微2014-05-08 10:26

对美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斗争策略

——乔良将军点评哈格尔访华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
哈格尔在国防大学演讲
    4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展开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此次访华,是其于2013年2月履新以来首次造访中国。哈格尔此行既参观了中国最新的航母“辽宁”舰,又在解放军最高学府见证了中国军官的风采,甚至体验了解放军普通士官的生活,可谓完成了对中国军队上至将军下至士官的初步认知。

与此同时,哈格尔此访,也被外界解读为中美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作出的又一现实努力。但有评论认为,哈格尔此次访华给人的印象是:一边就亚太安全局势发表刺激性言论,一边谈论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者形成强烈反差。这使人感到:美国在战略层面采取行动加深中方疑虑的同时,又在战术层面上呼吁并推动两国、尤其是两军之间的交往和互信,释放出矛盾信号。哈格尔访华的真实目的与战略意义是什么?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路在何方?就此,国防大学教授乔良少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战略强调“软硬”兼施。

记者:前不久,习主席在海牙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14个字概括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您怎么理解这个“新型”?它“新”在何处?

答:它“新”在中国对中美大国关系的表述,表达了一种平等的意愿。我们和美国应该是平等的,既是对等的,又是平等的,而这一正当诉求眼下是美国人不愿意接受的。

美国人从来不认为,它和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关系是对等的,是平等的。所以我们想用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来框定中美关系,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因为一直要等到美国真正认识到它与中国的关系是平等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但对全世界指手画脚惯了的美国人现在还不习惯这样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大家都商量着来,谁也不用接受谁的指挥,这是美国人很难接受的方式。

美国在冷战时期,可以主宰大半个世界的国际关系;冷战结束后,美国人更认为自己是全球的领袖。我们突然提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既对等,又平等,这让世界霸主情何以堪?所以我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从现在来看,起码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是中国人一厢情愿,因为美国人还没做好跟我们平等相待的心理准备。那么如何让美国人做到平等待你?我们首先得有让他平视的实力,还要有让他平视我们的策略。那就是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

强硬,妥协,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态度,而是一种充分计算成本与收益之后的权衡。有很多人以为“硬”就是强硬,其实“硬”也是要经过计算的。有的人以为“软”就是懦弱,其实“软”也是要计算的。计算什么?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经过这一番充分的计算后,才能决定我们要采取什么态度,是强硬呢,还是妥协。所以说,这一类的事情,“软”和“硬”的问题,都不像老百姓想的那么简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是要真正显示和美国有平等的实力;二是要让美国慢慢适应中国的这种实力。让它理解、懂得中国的实力。那么这个实力,其中也包括了你的态度。一味的“软”,美国就不可能与你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一味的“硬”,就可能直接导致新型大国关系的破裂。在这二者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才是未来中国推动、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最关键的问题。

记者:中国现在还面临其他几种类型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跟其他的大国关系有什么区别?

答:相对而言,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是容易建立的,因为其他国家都迅速地适应或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和地位,这种新型关系建立起来就相对容易,大家一开始就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无论是跟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比较好相处。只有跟美国,这种新型关系建立起来比较难。

记者:跟日本呢?

答:跟日本本来也应不难建立,因为今天日本人再昏头也绝不可能不承认中国的大国实力。日本跟中国搞不好关系是由于它有两个致命的心理问题:第一个,日本一直不认为它是被中国打败的,这是它的一个历史记忆;第二个,日本在20年前,还是亚洲雁阵的“领头雁”,现在这个地位正在逐渐被中国取代,它心有不甘。它现在跟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死磕,其实主要不是为了争夺一个小岛,而是要跟中国争夺亚洲主导权。此外,它也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几年前,它的GDP还是世界老二,现在已经让中国一下子甩在了后面,去年它的GDP居然只有中国的50%了,这是日本人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现实。

相对而言,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日本比我们早了将近100年。日本人从明治维新起,就逐渐开始并完成了现代化。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已经进入列强行列,而中国可以说是在100年之后,才开始步入一个现代国家。而一旦步入,就把日本从经济总量上甩在了身后,这个现实对日本来说是挺残酷的。所以,它一直处在一种不甘心的状态,因此才渴望着要和中国一较高下。这场竞争最后会不会发展为战争,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我们和日本的竞争,已经处在一种非常明显的状态。

中国要让日本彻底清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彻底超越日本。不光是GDP,还有科技、文化、教育,更不要说军事,只有这样一种整体上的超越,日本人才会彻底地服气。其实日本人心里很清楚,如果它能以一己之力对抗中国的话,它就不会借助美国了。正是因为它知道,美国也有遏制中国的意图,可以说,是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和日本想与中国重较高下的战略思路一拍即合,才加剧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热度,而不纯粹是日本右翼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