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李银祥 左鹏飞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14 19:54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李银祥 左鹏飞

放眼世界,在所有国家的双边关系中,中日关系可以称得上是极为独特。双方有过漫长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友好历史,中国的农耕文明成为日本现代文化的重要“根”和“源”,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特别是隋唐时期,堪称中日友好往来的黄金岁月,为后世树立了良好典范。同时,又有另外一面,近代以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造成巨大伤害,进而引发严重的民族矛盾,加之战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反复,导致双方关系持续紧张。在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中日关系出现过多次重大结构性调整,尤其是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时,这种调整更为明显。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循迹历史脉络,研究和梳理中日关系这对矛盾体主次方面转换的矛盾运动,找寻历史规律,清晰地预见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泱泱大国与蕞尔小邦

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关系的矛盾体中,中国始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长期主导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在东亚的超然地位,也决定了中日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关系中并不处于主要地位。

中日两国有记载的外交活动始于东汉时期,当时日本还被称为倭国(正式改名为日本是在公元670年),实际上还是一个割据分裂、尚未统一的岛国。公元57年,倭国使者来中国觐见时,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亲赐一枚书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每年接受其朝贡。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倭国、倭王不断派出使臣到中国朝贡,请求册封。倭五王时代,倭国再度主动要求中国南朝宋文帝册封其为倭国王。到了4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继续不断派遣使节向中国朝贡,并陆续从中国引进文字、制度、工艺、技术等。从公元413年到公元502年,日本先后13次派出使节到中国,要求给予册封。这一时期,中国国力曾一度衰弱,甚至还面临被北方游牧胡人灭国的危险,即使是这样,中国对日本仍然具有绝对的实力优势,在中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时,日本国内统治者不仅希望得到中国的册封认可,以体现其统治者地位的权威性,而且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时候,争取中国的认可与支持,也是其首要的外交目标。公元438年,刚刚执政的倭王珍派遣使节到中国,觐见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除了请求封自己为倭王之外,还希望中国皇帝赋予自己管辖朝鲜半岛南部5个小国的权力。尽管日本仅凭借自身力量就可以实现对朝鲜半岛的统治,但为了谋求合法性,不得不想方设法获得中国的认可,要知道这是当时东亚的唯一“国际准则”。

日本对中国的这种臣服心态,呈现出了一边倒的依附关系,这也是长期以来双方能够相安无事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日本也并非心甘于此,只是双方实力差距明显,实在无力挑战中国,一旦出现时机,日本也会做出战略试探。

公元607年7月3日,日本派使者来到隋朝首都长安,向隋炀帝杨广递交国书,开篇便是:“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这封国书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次表现了要和中国展开平等外交,力图克服“倭五王”时代接受中国册封的姿态。然而,隋炀帝的回复更为霸气:“皇帝告倭王……”等于向日本发出警告。其后,历代王朝依靠强大的实力,将隋帝国的强硬意志延续到了千年之后。

当然,每当日本野心膨胀且又不能正确地自我约束,试图挑战中国的威严时,冲突甚至战争往往就会发生。白江口一战,唐军大破日军,尽歼其主力。此后,日本不敢轻易挑衅。公元669年,日本再度向中国表明臣服之心。

直到元朝时期,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忽必烈两度远攻日本,均因不明海况,遭遇大风而铩羽而归,日本对中国的敬畏之心也大为弱化,并开始蠢蠢欲动,伺机挑战中国的王者地位,倭寇时代拉开序幕。从历史长河中看,倭乱30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只是略有影响,其骚扰、侵犯的地区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线,内陆少有波及。应该说,之所以日本不敢将入侵的触角伸得更远,还是忌惮当时中国的强大实力。可惜,中国自明宣宗以来的禁海政策,大大约束了海洋方向的力量发展与存在,给了日本以海洋为通道兴风作浪的机会。

与日本羽翼渐丰并频频做出战略性试探相对应的,是中国几代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对周边藩属国控制力的日渐消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