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深远的影响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罗 鸿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1-30 03:12

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影响力的书,书中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可以利用人性弱点、微行动、群体行为等方面来提高影响力。书中还提到了人格作为影响力的作用。何为影响力?一般指的是,以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书中提到的其他方法不失为提高影响力的有效技巧,但只囿于这些技巧会缺乏持续深入的效果,放长眼光看,人格才是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格的力量最容易深入人心,影响也最久远。人格是一个人性格、意志、作风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有的人有钱或是有权,可是不一定有威信,不一定让人信服。还要有金钱和权力之上的东西,即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人格。通过自身的人格修养去影响他人,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更容易让人接受,就像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带着人格的魅力去工作,更能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比生硬的命令更能从内心去规范人的行为。

电影《淮海大战》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因为战事激烈,为了便于及时抢救、治疗伤员,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剃光头,但一名新入伍的战士由于爱美不愿意,他的领导严厉地训斥他,这使他更加抵触。身为前委书记的邓小平恰巧经过看见,走过去二话不说便让理发员先把自己的头发剃光,这个新兵看见首长都剃光了头发,自己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人格的力量。我军89年的风雨历程,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光荣的传统总是能延续,就是因为官兵人格的力量在相互影响,在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中提升了人格的影响力。

那么,如何提升人格的影响力?所谓:“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待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就是要公道、正派、廉洁,凡事出于公心,讲公正,讲诚信,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欺上瞒下,做到慎微、慎独、慎初,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量宽,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怀,不争名,不夺利,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有容人之度,能够容纳别人的差异和个性,甚至是缺点和错误,尊重人、关心人、平等待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身先,就是要甩开膀子,做出样子,平时敢说“看我的”,战时敢叫“跟我上”,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人格的力量在于长久的坚持,而不是一时的作为。一时容易一世难,时间越长久,人格的影响力也就越深远。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30日 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