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儿干,都要有本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文章责任编辑:康哲
2016-02-02 03:24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国家和军队来说,是机会的窗口;对置身其中的许多人来讲,则是选择的路口。面对可能要来临的人生选择,我想对战友们说,练就过硬的本事是根本,是走好今后人生路的基础。只要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愿意主动适应新环境、新岗位,不管是留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走到哪里、转换何种角色,都能干出成绩,走出自己的精彩。

让我们来追忆1942年秋天的张思德。那时的他在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通信班班长,遇到了中央军委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大队合并成立中央警备团。上级决定让他改当战士。面对职务的调整,张思德没说二话,愉快地当起了战士,积极完成交给自己的工作。1944年夏,为了解决枣园冬季取暖问题,上级决定让警卫班的部分同志去烧木炭。知道张思德烧过炭,上级指派他带领几名同志到安塞县石峡峪村烧炭。当地群众烧一窑炭一般需用时10天,而张思德带领同志们烧一窑炭却只花7天。在张思德的带领下,同志们一个月就烧出五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了任务。

不妨再讲一段往事。1983年9月15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为加强深圳特区基建力量,加快特区建设步伐,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就地转业。一夜之间,这些原来头顶红五星、身穿绿军装的革命军人都成为自谋生路、自找饭吃的人,官兵普遍有着深深的失落感,一时间无所适从。已经习惯了听令而行的转业官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开始处处碰壁。然而,他们逐渐转变思维方式、适应市场规则,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过硬作风和本领,很快就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完成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任务,为深圳特区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当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像华为总裁任正非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再说说我的经历和感受吧。2013年,刚从军校毕业的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大干一番,但无奈单位没有对口岗位,于是我被分配到其它岗位锻炼。经过短暂的失落期后,凭借大学期间自学过的相关知识,我很快适应了新工作。而就在这时,领导对我的岗位再次作出调整,让我负责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先后两次转岗,一切又从头开始。一张报纸仔仔细细看上好几遍,一个思路来来回回琢磨好几天,一篇稿子反反复复磨上好几晚……我就这样从新闻报道的“门外汉”成长为单位的新闻骨干,并于2014年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山无定势,水无常态”。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没有放之四海都管用的套路。强军兴军需要改革,个人发展就必然要面临转折。不管是留在单位还是转到新岗位,军队建设发展必然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更高要求;不管是在部队继续奉献还是转业到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作为普通一兵,我们惟有将个人命运置于改革强军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练强本领,全力以赴,才能走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文章为69018部队政治处干事)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02日 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