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勇士队的“小球战术”说起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显东责任编辑:姚远
2016-03-28 08:58

喜欢看NBA的球迷都知道,本赛季勇士队的表现只能用疯狂来形容——疯狂地撕碎着各支球队的防线,疯狂地打破着一项又一项尘封许久的纪录。勇士队在联盟中所向披靡的杀招,便是“小球战术”。在比赛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其排出由库里、汤普森、伊戈达拉、巴恩斯、格林组成的“五小阵容”,其中身材最高的格林也只有2.06米。

按照传统的篮球思维,球场上五个人的位置区分要非常明确,各司其职。“越靠近篮筐,把握越大”,“得内线者得天下,防守赢得总冠军”的理念深入人心。强队必须有一名中锋在三秒区内制造杀伤或保护篮筐,外线三分球只是一项为拉开内线空间的牵制手段,之前也从来没有任何一支球队依靠纯粹的小个子阵容和三分球拿到总冠军。然而,由于在联盟增设防守三秒违例、允许联防等规则的制约下,内线变得越来越拥挤,低位进攻得分效率大打折扣,加之现代球员运动能力和投射能力的不断提高,之前不被看好的“小球战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中锋已经基本绝迹,技术性、灵动型的内线逐渐受到青睐。

由于拥有“变态准”的库里、汤普森和组织型内线格林,勇士队放弃使用高大中锋,也不围绕中锋打篮下的个人战术,为的是加快攻守转换的速度,尽量避免慢节奏的半场进攻;而在被迫打半场阵地进攻时,五人位置站得非常分散,空间扩得很大,球员利用自身的速度和灵活性在场上不停地奔跑、挡拆、掩护、传切来制造空位得分机会。令人难以适应的比赛节奏、神准的外线投篮,使得勇士队成为一支得分效率极为恐怖的球队,其攻击火力强大到往往只用前三节就将对手无情“射穿”的程度。不少球队也开始争相模仿勇士,眼下的NBA,“小球战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篮球运动相似,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由以往的“大吃小”转变为“快吃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高精尖装备和精确打击武器的研发与应用,现代战争越来越追求迅速高效,通过实时精准的信息收集、各方精密的协同配合,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作战效果。传统的强调大纵深、依靠炮火覆盖、装甲突击的大规模集群的作战方式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小型化、分散式、灵活多变的、战线模糊的“非线性”作战方式。

海湾战争中,美军并没有与伊拉克军队进行地面的直接较量,而是利用一系列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进行精准攻击,以较小的代价摧毁其作战指挥体系,迅速削弱伊军的整体战斗力,最后在空中火力支援下实施地面进攻,从而100小时就结束了地面战斗。这让拥有大量的坦克、堑壕、洞库,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没有丝毫的还手余地,大多数人之前预想的持久战、消耗战也并没有出现。在此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先发制人、快速进攻、精准打击的优势展现得越来越明显。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传统的“大陆军”思维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应主动求变,顺势而为。此次规模空前的军改正是要通过编制体制调整、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使部队朝着更加“合成、精干、高效”的方向发展。相较于竞技体育,军事斗争更为暴烈残酷,相信只有通过改革,我们才能在军事大变革的洪流中不被淘汰,成为能够劈波斩浪的真正的“勇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