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到事业,搭台架梯才是对人才最好的关爱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泽锋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11-08 02:17

“‘搭台子’‘架梯子’,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关爱。”近年来,该校党委出台一系列措施,为文职人员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好风凭借力 创业正当时

——海军军医大学激励文职人员成长成才纪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泽锋

前不久,上海市卫计委公布了“2017年上海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名单,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文职人员杨鹏飞惊喜地看到了自己榜上有名。

“我能够入选,离不开学校对我们文职人员的培养和关爱。”这是杨鹏飞的肺腑之言。自2007年入职以来,他一直沐浴着学院对文职人员的关爱之光茁壮成长:被学校推荐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先后获得科研基金16项,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还被破格提拔为科室主任助理,评上了副教授。

“‘搭台子’‘架梯子’,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关爱。”近年来,该校党委出台一系列措施,为文职人员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培植人才森林,要先丰沃土壤。该校在师资培养、基金课题、成果申报等方面,向文职人员倾斜,推荐有潜力的人员出国留学,拓展学术视野。当年被送到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唐杨烽等一批文职人员,如今已成长为学校副教授和青年医学专家。目前,该校文职人员中有149人入选国家级创新团队和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63人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级课题。

“当初是为了就业,现在干成了事业!”全军首批优秀文职人员、该校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尹川感慨地说。她刚入职时,学校和医院根据专业特长,为她量身制定了职业规划。在各级的帮扶下,尹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参研课题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该校党委坚持定期评选先进文职人员,在课题资助、职称晋升、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极大地激励了文职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该校出版社副社长高标,就是被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文职人员之一。他牵头完成了3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策划出版的《航空母舰与舰载机医学》等军事医学图书被评为全军重点出版项目,他还成为全军首批获得高级职称的文职人员。

淬火加钢,练强筋骨。该校始终坚持“紧贴部队、紧贴实战”,在军事任务中锤炼文职人员战斗力。今年7月,该校附属医院选派12名文职人员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航印度洋,出海执行长达5个月的“和谐使命”任务。据统计,该校先后派出136人次文职人员参加卫勤救援、世博安保、对外医疗援助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遴选58人担任野战医疗所、“三防”医学救援队和列车卫生医疗队队员,每年都有不少文职人员在履行使命中火线入党、光荣立功。

留人先留心,真情换信任。为了提升文职人员的幸福感,学校为他们提供过渡性廉租房,还借助本校医疗资源优势,每年免费为他们进行健康体检和大病筛查,想方设法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

“军人文职一家亲,携手阔步向强军”“不看身份看贡献,不论地位论作为”……一条条醒目的标语在校园里高悬,一项项保障文职人员权益的政策推行开来。每当换届选举校党代表、立功评奖和遴选导师时,文职人员都会占有一席之地;每年举办“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都有文职人员当选。

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生活保障,起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2010年,在纳米医学领域颇有名气的青年专家李威,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来校工作,成为肿瘤研究所的一名文职人员。学校帮他协调解决了家属落户、小孩上学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的李威不负众望,在短短3年内,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863”项目分题,个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来这里工作很安心,有组织保障很放心,干事创业很有信心。”这是该校文职人员的炽热心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