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转业在城里,他却跑去当农民

来源:“老班长”微信公众号作者:刘励华 谭美华责任编辑:高飞
2015-09-25 09:44

(原标题:大裁军不可怕,请看一名团职军官成为超级农民的涅槃之路)

他明明可以靠退役金过舒适生活,却偏偏去当农民,结果从“糯米娃儿”变成“黑娃儿”

许多人都说他脑子进水了,唯他认为农业大有希望,结果真的种出了大名堂

年产新品优质水稻18万公斤,产值达500万元,惠及200多农户,被当地区委授予“优秀科普带头人”

金秋时节,从长江岸边的重庆市涪陵区传来消息:自主择业军官冉芝灵种植的562亩“长生野稻”喜获丰收,共产优质稻谷18万余公斤,产值达500多万元。消息传开,立即引起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高度关注。

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介绍说,“长生野稻”属创新型优质水稻,生长环境在海拔600——1200米之间,是一种无公害、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据了解,目前已有5家公司下订单,以每公斤40元以上的价格订购该产品。


冉芝灵军装照 

冉芝灵原是一名中校军官,曾任西藏昌都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2009年,他自主择业回到地方创业,取得了一定业绩。2012年,他回涪陵农村老家探亲,看到附近村庄因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导致成片耕地撂荒,深感痛惜。经过调查论证,他决定放弃城市生活,重返农村当“泥腿子”,利用家乡山青水秀、土地无污染的优势发展绿色农业。

听说冉芝灵回乡种水稻,当地群众无不感到意外。有人认为,他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又回来当农民,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有的乡亲对他说,搞农业是赔本生意,我们这么多年就没看到有人靠种田发家致富的。就连在区里当农技师的哥哥对此也不看好,认为风险太大。面对各种议论和质疑,他仍然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冉芝灵引进由野稻培育的越年再生稻,在海拔700米的农田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2013年试种5亩,2014年试种20亩,均获得成功。根据这种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他将其重新命名为“长生野稻”并注册商标。今年,他投资近200万元,从蔺市镇3个村的农民手里流转土地562亩,大面积示范种植“长生野稻”。


冉芝灵站在稻田里
  重返农村搞农业,冉芝灵从此过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从春到秋,无论天晴下雨,他每天两脚沾泥,置身田间辛勤劳作,育苗、栽种、防病虫害、收割,每个环节都事必躬亲。一位老农不无心疼地说,从3月份以来,他几乎没有歇过一天,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眼看着从“糯米娃儿”(方言,指皮肤白嫩)变成了“黑娃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种植和精心管理下,“长生野稻”终于获得了好收成。 

在创业的同时,冉芝灵启动惠农行动:请流转土地的农民为他种植、管理、收割水稻。这样一来,农户可从他那里得到两份钱,即土地流转费和工钱。今年,流转土地的3个村闲置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农户平均增收6000多元,最多的增收6万余元。

冉芝灵的创业之举和惠农行动,不仅给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带来了信心,而且实现了“创业一方,造福一方”,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表彰他的行为,涪陵区委授予他“科普惠农兴涪行动工作优秀科普带头人”称号。

冉芝灵告诉“老班长”,他与农户签的土地流转合同为14年。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将扎根农村,一心一意开发种植绿色农产品,不断提高生产效益,让更多农户得到实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