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起床,就看到了一篇署名“智宇琛”的《驻马里维和部队的两大致命问题》。文章直奔主题而去,假装专业,却极其恶毒,简单依据电视新闻的片段,认定“中国维和部队的驻地根本不具备防御能力”,还认为恐怖袭击可以扼杀在摇篮里。
然后,把马里维和部队伤亡事件直接导向了中国军队,说“自己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还如何维持和平?”
“精忠蓝盔”先来回答,中国部队驻地是不是像这个“智宇琛”说的根本不具备防御能力。
从逻辑上看,这个“智宇琛”偷换了概念。防御能力的概念,一定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避弹衣有没有防御功能?当然有,那你用AK-47在50米距离点射试试,看能不能让你七窍流血。92轮式步战车有没有防御功能?当然有,那你用12毫米的高机100米打一下试试,看能不能穿透装甲。
道理很简单,任何防御功能,都是相对的,美国世界一流的、庞大的空天防御力量,也没阻挡“911”,是一个道理。这个“智宇琛”莫非不懂?

夜间的马里加奥营地
再来看马里营地具备了什么样的防御能力。一是构筑了永久性防御工事,具备了坚固防守能力。包括三层沙箱、铁丝网、了望哨、火力点、深壕,还用空置集装箱构建了爆炸吸能区。这样的防御态势,可防御骚乱、暴动和小股武装力量来自地面的攻击,包括装甲力量的突击,也问题不太大。这,叫不叫防御能力?
二是通道防御设置了多重力量,具备了通道抗突击能力。S型路障不用讲,袭击者想高速撞击营门是不可能的。什么阻车、阻燃装置、50米缓冲也不用讲,都是常规做法。马里营地还把两台挂着红十字标志的轮式装甲救护车阻挡在通道处。也就是说,不挪开这两台装甲车,地面突击力量是根本不可能由通道进入营地,只能下车徒步。这,叫不叫防御能力?
三是使用了多种人防技防手段,具备了临机预警的能力。马里营地的岗哨布点之多,监控点之密集,国内难以想象。不管军官和士兵,都承担了营地警卫任务,快反排24小时全副武装,压满了子弹。以前曾经多次发现和驱离可疑人员,成功处置了暴徒用汽油瓶、燃烧轮胎发动的攻击,还曾经发现过疑似恐怖分子在附近道路上挖坑埋地雷,并迅速上报处理。这,叫不叫防御能力?
不得不额外交代的是,马里营地的构建,每一根铁丝,每一个沙袋,都是飘洋过海运来的,马里这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基本为零,构建如此复杂的防御系统不比在北京,打个电话就能把搅拌车和钢筋水泥送过来,用“中国速度”修建永久性工事。
正是由于严密的防范,恐怖分子根本不能进入营地,只能在营地外引爆炸弹,最大限度地减轻伤亡。如果这在“智宇琛”看来,还是“根本不具备防御能力”的话,我们就得请高僧出面,指点众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