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戎装一生情,我以青春献军旅。
历史上,1985年,原昆明军区被裁并时,将士们还在前线与敌激战!
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即将撤编的“沙家浜团”团长王纪凯,请命守在最险段,率先立下“生死牌”!
我军从建军到现在,历经众多改革,关于改革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每一个都可以让人感动到流泪。
有人说,军人穿上军装“傻”,脱军装的时候依然“傻”。其实,他们的傻,是“傻”在了个人小利上,却聪明在了家国大义上。
军改是一场战争,转身也是一场战争,应保持一名军人的冲锋姿态来面对,曾经的战争没输过,如今的军改大考也不会输。
转身后,我依然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我

因为挚爱军旅,有的人认为留队就是“生”、转业就是“死”。
高城和许三多两人在吃饭前,唱连歌的声音那么大,几乎把另外一个连队盖过去了,这段场景最易让人流泪,也最说明他们是多么舍不得钢七连。
所有的人都走了,许三多痴痴地守着钢七连。他舍得吗?舍不得!就算只剩一个人,一个人还是钢七连。
这样的画面,让人揪心,又让人敬佩。
钢七连整编了,但是钢七连的精神不会消失。它的连魂“不抛弃,不放弃”留下了,而精神也传播到更多连队。
新七连,不是原来最能打的连队了,可是他们的电子侦察能力却大大加强了团里的战斗力。
许三多和成才都去了老A,历经磨练,许三多成为了扬名国际的特种兵,成才也克服了个人的自私狭隘。
钢七连连长高城,自信、要强,处处不落人后,爱才惜才,少点耐心却有男儿柔情,后来调任师属装甲侦察营副营长,在与老A的对抗中落败。但他见证了手下的兵打败自己,其实他成功了。
特种兵A大队中队长袁朗,他要把许三多们训练成“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许三多、成才就是通过他的教育而得到了转变。他同样成功了。
史今,像个母亲一样的班长,最后退伍,但是他把“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种在了战士们心里,看到手下战士们的成功,他也是成功的。
副班长伍六一,他完全是那种做刀刃的钢。他为了不拖累许三多进A大队,在魔鬼考核接近终点的时候,这个从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男人竟然拉响了求救弹的引线宣布放弃,最后选择了复员。他的放弃,成全了许三多的成功,他也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