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训练该如何“实”、向哪里“化”?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通化 周远责任编辑:张硕
2016-06-17 02:06

越是改革当前越需要心无旁骛,越是深入推进实战化,越需要各级党委领导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中心居中:“关键少数”要勇担当敢作为

到中部战区调研,首站直奔第27集团军。

出发之际,记者心头充满这样的好奇:这支仅仅用了20多天便横跨两省三市、干脆利索地完成移防搬迁任务的英雄部队,如今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从太行山麓到雁门关外,从燕赵大地到塞北草原。连续几天的采访,记者心中的问号变成了叹号:一个没想到连着一个没想到!

没想到,他们是转隶后第一家与上级指挥机构快速对接成功的军级单位;没想到,他们第一时间将驻地周边重要信息全部写入战备方案,并形成了应对新方向重大军事行动的战备方案体系;没想到,他们征尘未洗便常态组织应急拉动演练……

春江水暖鸭先知。撤销军区成立战区、把陆军作为独立军种建设……一系列的改革,对于该集团军的官兵来说感受最为深切。

在撤并降改、进退走留、利益得失等考验面前,是选择“心猿意马、心神不宁”还是选择“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是选择“忧发展、忧岗位、忧生活、忧安置”还是选择“忧战备、忧战斗力”,是选择“等等再说、看看再干”还是选择“夙兴夜寐、马不停蹄”,是选择“不出错也不求出彩”还是选择“大胆探索、创新实践”?

摆在面前的这些选择题,道道都是必答题。第27集团军党委给出的答案是:“先战备、再办公、后生活”。

“改革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打仗、打胜仗!”第27集团军军长薛爱国说,“越是改革当前越需要心无旁骛,越是深入推进实战化,就越需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一路采访,一路观察,记者留意到,薛军长的这番话得到各部队各级党委领导的由衷认同。

一路调研,一路探寻,记者欣喜地看到:改革向纵深推进之际,虽然一些机关部门的名称变了、一些部队的番号变了、一些部队的隶属关系变了,但打仗的焦点始终没有变!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何为“中心居中”,这就是中心居中!何为担当?这就是担当!

有时候,这担当是面对风险挑战的勇气——

两年前,得知党委要在全集团军推广尚未定型、仍在试用的某新型指挥信息系统时,第20集团军上下不乏反对声:“投入几百万经费打水漂了怎么办?”“新装备捣鼓坏了谁负责?”“没有经验借鉴、没有上级支持,怎么能完成?”然而集团军领导不为所动:“宁担万分风险,不让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迟滞一分。”他们不等不靠,率先在新装备上加装某指控软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有时候,这担当是大胆探索创新的魄力——

洲际战略导弹发射有着严格、规范的发射流程,规矩大如天,火箭军某旅党委却下决心改这些规矩!从测试到发射,能合并的合并,该舍弃的舍弃,该减员的减员。最终,他们用实弹发射检验了自己的大胆创新。该旅官兵随口说起的这件事,让记者听来惊心动魄。“这要是出事可是大事啊,不怕出安全问题吗?”“安全和实战化并不冲突,打赢这个‘大底’保住了,安全自然就托底了。”该旅旅长王锡民这样回答。

有时候,这担当是以上率下打头阵的冲锋——

调研采访的日子里,这样一群身影让人感动:那天,某航空兵师10名师党委常委委员中有7人扑在飞行训练一线;那天,“常委班”挑战“尖子班”,成为火箭军某团军事训练考核的“重头戏”。该团团长鹿文龙说,军事训练没有旁观者,领导干部带头冲,官兵自然跟着上!

有时候,这担当是内心深处的不断追问——

“当年,革命前辈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师史馆里,某红军师师长霍建刚指着战斗历程图意味深长地说:“新时期的‘大渡河’‘腊子口’,我们是否能够续写荣光?”

经常涌动在霍建刚心头的这一问,实则回响在更多部队官兵的心头。走进火箭军某基地营区,迎头便是赫然一问:“我们能打仗吗?我们能打胜仗吗?”

这一问,也时刻响在基地司令员刘启德的心头。作为火箭军组建最早的种子部队之一,刘启德深感责任如山:习主席的期许和嘱托、老百姓的信任与期望、国家的安全,都担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我们必须敢于担当!

千担当,万担当,只为兑现这句铮铮誓言:我们能打仗!我们能打胜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