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险当主力,救灾挑重担,哪里最危险哪里去,哪里最困难哪安家
凌晨2时30分,册井乡全呼村附近39名群众被洪水围困,人武部部长贾风桐带领部分消防战士和民兵应急队员绕道邢台市区紧急驰援。到达救援地域后,部长贾风桐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跳入水中与大家一起组织救援。经过连续近4个小时不间断的努力,将被围困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顾不上喘口气,他又带领100余名民兵转入市区洪涝救援。
20日凌晨3时,大沙河杜三村段有2人被困于河中孤岛,市人武部政工科长步丰峰带领5名民兵、1艘冲锋舟和10件救生衣、5个救生圈、6根救援绳紧急赶到事发地域,并协调武警沙河市消防大队大队长孔令奇带10消防战士共同组织营救。在前期解救方案不成功的情况下,部长贾凤桐与大队政委赶到现场后,及时调整救援方案、亲自组织指挥救援,消防战士匡永杰跳入湍急的洪流中游到对岸,拉起救援的绳索,步丰峰架起冲锋舟于当日13时将2名被困群众人员安全解救上岸。

19日晚19时,根据市人武部通知,海军某场站官兵紧急赶赴大沙河姚庄段加固河防大堤。抵达现场后,经过勘察发现,任务沿线有约5米宽7米高的河堤被雨水冲刷破损,而上游已经开始泄洪,情况紧急,必须尽快修复河堤。时间紧迫,不容迟疑,官兵们迅速投入战斗,铲沙土,装沙袋,扛沙袋,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河堤加固任务。正当应急分队准备撤离时,沙河市防汛指挥部传来消息,大沙河上游高庙段水势过猛,需要尽快加固河堤,应急分队官兵毫不犹豫,直奔高庙大堤。在徒步行进4公里,终于到达高庙大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100米的大堤暂时加固了。
数十年不遇的强暴雨,使沙河这座美丽的城市内出现了严重内涝,多处低洼及地道桥路段积水囤积、排放困难,造成车辆行人通行受阻。暴雨发生后,武警沙河市消防大队立即启动防汛应急抢险机制,各消防中队和消防站等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分赴各处开展抗洪抢险。自7月19日0时至7月21日13时,消防大队共接到各种报警求助电话100余个,扑救火灾3起,参加抢险救助46起,抢救被困人员29人,疏散群众1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数百万元。除了深入洪水中救人外,消防官兵还积极帮助群众转移物资、引导排水、寻找失联群众……沙河消防官兵连续奋战了48个小时,虽然衣服早已湿透了,许多的人手上、脚上磨都起了水泡,但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喊苦叫累,出色地完成各类抢险救灾任务。

7月19日晚,白塔镇民兵综合应急排集合100多名民兵队员赶到了大沙河南岸的大堤上。面对险情,他们不顾风大流急的危险,装沙、绑口、运输……来回奔跑在堤岸上,开始了一场抵御洪魔的搏斗。他们发扬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为打赢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消防官兵和民兵应急队员情况熟悉,人数多,第一时间有组织地投入抢险救援的力量主要依靠他们,他们在这次防汛抢险和固堤护坝中立下了大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沙河市迎新集团总经理韩金书在慰问时由衷称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废墟瓦砾,更见大爱真情。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只是这次抗洪抢险战斗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时而冒着倾盆大雨,时而在高温酷暑里烘烤,累了,乏了,他们就地打个盹。衣服汗透了,拧一拧,甩一甩;鞋子进水了,倒一倒、控一控,接着又穿上。他们夜以继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被热心的网友发在朋友圈、微信群,社会各界的群众们看在眼里,温暖在心里;这不仅传递着军民一家亲的正能量,更为正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的群众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稳定剂。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在各类灾害面前,没有哪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哪一种力量,比军民团结更强大;没有哪一种路径,比军民深度融合更好走。洪水可以摧毁房屋,但冲不垮军民共同守卫家园的坚定信念;洪水可以夺去生命,但冲不淡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面对肆虐的洪魔,驻军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用生命守卫堤坝,近千名群众有组织或自发性地慰问一线官兵,展现了军民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描绘了新时期人民战争的生动场景,真正筑牢了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