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前跑,奋进的目标不身先士卒怎能达到
有个老兵说:“航母事业是一支暂时由我们举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点得更加光明,传递给下一代舰员。”他们明白,战斗,永远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15年的一天深夜,某洗涤灰水舱排放泵发生故障,污水无法正常排出。
“我先下舱看看。”舱段中队士官长孙伟挽起袖子就钻进了恶臭扑鼻的灰水舱。随着舱底的污物被他用手一点点掏出,更浓的异味扑面而来,几个第一次参与排故的年轻战士在上面差点没被熏倒。这个一米八六的壮汉蜷缩在空间狭小的灰水舱一蹲就是一小时,直到“面目全非”的孙伟从舱底爬出,小战士们才理解了士官长的“良苦用心”。
机电部门动力中队守护的是“航母心脏”,也是航母中最为艰苦的地方。
“在这儿,你基本看不到胖子,因为我们天天‘蒸桑拿’呀。”马达轰鸣的锅炉机房内,带队老班长扯着嗓子笑着跟我们说。进入机房短短三分钟,汗珠已经布满他的脸颊,为避免烫伤,他们必须着长袖长裤作业,连袖子都不能挽。
不少心怀理想的年轻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见不到帅气的航母style,看不了极目远眺的海景,有时甚至在亲友面前对自己的战位难以启齿,这种“心病”怎么治?
锅炉一区队长、一级军士长刘德波的经验是:身教胜于言传。
清刷锅炉,他亲自钻到满是锈灰的气筒内示范;某点位发生故障,周围是上百度高温的管路和阀门,随时可能被严重烫伤,狭小的空间只容得下一个人,刘德波二话不说,趴到故障点位硬是一点一点将损坏的物件更换下来……
战士们都说,这些机电老兵就像盛开在舱底的向日葵,虽然日复一日工作在水线以下不见阳光的机舱,却把心里装满了阳光,照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