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沟8年,他却说日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陈明旺 张严巍责任编辑:菅琳
2016-11-28 17:05

“呜呜……”专列悠扬的汽笛声打破了大凉山谷清晨的宁静,执行西昌发射场百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运抵场区,中国历史上首个超越百次的发射场就此诞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大凉山深处,始建于1970年,1984年完成首飞,承担多种轨道类型卫星的发射任务。

一部发射史就像一部长征史,超越100次的发射,西昌航天人足足走了32年。从0到超越100的路上,西昌航天人征服了一座座困难的壁垒,创造了一项项足以惊艳史诗的奇迹。每一次飞跃,其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百折不挠、敢于创新、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支撑,他们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这片热土,而这种航天精神时至今日仍薪火相传。

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这群“沟里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助推,我们在通往航天强国的道路上才能如此迅速。借着超越百次发射这个契机,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和单位的报道,再现这群人“扎根山沟,矢志航天”的故事。当然,这也仅是一些优秀代表,真正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还有许多许多……

——编者

贾进伟:太空传信兵

■陈明旺 张严巍

贾进伟维护遥测装置。袁立伟

第100次任务发射在即,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在指挥控制大厅左侧的测试间内,贾进伟紧盯着测试机柜上的数据,一遍一遍地认真校对并做好记录备份。

今年31岁的贾进伟,来自山东菏泽,从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遥外测试室,一直从事遥外测试系统的相关工作。参加工作8年,他已经执行了近40次航天发射任务,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航天人。

此次,贾进伟作为关键岗位负责人,主管测量系统的遥测工作站。“遥测工作站的主要作用是接收火箭测试和飞行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和信号,将其传送给各个系统和岗位,给指挥员和操作手提供参考。指挥控制大厅里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所有数据都是从遥测工作站传送过去的。”贾进伟幽默地打了个比喻介绍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测量系统,火箭就会‘失踪’,地面上的人就不知道它飞到了哪里。”

5台大型测试机柜、多个塔基天线、千百兆数据量……作为遥测工作站的主管,贾进伟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这个年轻人却有着乐此不疲的阳光心态,总能在繁琐复杂、枯燥乏味的数据堆里找到乐趣。

在技术室里,贾进伟是个名符其实的“编程达人”。平日里,他不爱外出、不爱打球、不爱玩牌,单单对“程序代码”情有独钟,动不动就喜欢编个开关电脑的小工具,做个小游戏供自己娱乐消遣。也正是这个爱好,让他结合岗位实际很快做出了很多创新成果和项目。

刚到岗位,贾进伟就发现系统内某数据判读系统的客户端平台没有显示软件,每次测试完成后必须将数据打印出来再进行人工判读,严重制约了测试效率。贾进伟暗自琢磨起来:能不能开发一个智能判读系统,解决上述问题?一番思考准备后,贾进伟主动找到了室领导申请了新系统的研发项目。

短短几年,成果丰硕。贾进伟说,自己最自豪的事是能亲自参与执行此次任务,见证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百次发射的进行。

这段日子里,无论加班多晚,无论测试多累,贾进伟始终精神振奋、信心满怀,他说:“见证发射场百次发射的日子,每一天都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