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创造人类幸福才使自身完美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何怀远责任编辑:菅琳
2017-01-04 04:02

只有经世济民、奉献社会者,才会为后人铭记。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个人手中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党和人民,权力的真谛就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只有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才有圆满而无悔的人生,也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最幸福的人”。

1835年8月,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他认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是最幸福的人。”年轻的马克思以崇高的志趣和理想写下了这样的豪迈宣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里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马克思身上,真可谓“革命理想高于天”。用今天的话说,马克思既是“官二代”,也是“富二代”。他出生于律法世家,祖父是著名的律法学家,父亲是德国古老的特里尔市政府法律顾问和律师公会会长,拥有两个葡萄园和红酒酒庄。而马克思本人可谓天资聪颖,才华横溢,23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德国《莱茵报》主编。马克思本可以在哲学等专业上做一名大学教授,也可以借助家庭关系走仕途等,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使他衣食无忧。但是,马克思发现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资本垄断,而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克思立志要透视和改造眼前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让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都过上富裕的、自由的、平等的、有尊严的生活。为此,他走上了与自己出生的那个阶级毫不妥协的、为着真理而艰苦求索的人生道路。经济贫困、积劳成疾、反动政府驱逐和追捕,使他全家遭受到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和艰辛,他的经济来源几乎全靠他人接济,先后有4个孩子夭折……但这一切都没能动摇马克思探索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的理想信念,虽然他只走过62个春秋,却给人类奉献了改变世界的不朽真理。

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着高尚的人生。习主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多少“老虎”“苍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背叛初心、亵渎崇高,为一己之利而机关算尽,到头来却应验了马克思的判断:“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悲。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不过是历史的过客,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共同目标”统一起来,让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而崇高的事业中,才会变得有价值,乃至成为永恒。应当懂得,每个人的物质需求都是有限的,再多的财富最终都将归之于自然、归之于历史,正如古人云,“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只有经世济民、奉献社会者,才会为后人铭记。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个人手中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党和人民,权力的真谛就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只有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才有圆满而无悔的人生,也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最幸福的人”。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