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没PS过的军装老照片,承载多少回忆

来源:齐鲁晚报社作者:程庆和等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11-12 18:00

这是一张1974年全团14个连队文书的“全家福”。

文书是军队“正班级”职务,是连队百里挑一的“秀才”。因为在连部工作,离领导最近,官兵们管干这一行的是连首长的“贴身小棉袄”,兵头将尾,责任重大。

这样的一个重要岗位,我居然在入伍三个月之后,就被连领导相中,让我担任军械员兼文书。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指导员高迎端曾经当过文书,他认准“打铁先要自身硬”这个理,对我这个“新兵蛋子”,绝不“心慈手软”,交任务,压担子,“逼”我经受磨练,激励成长进步。在他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下,我坚持给连首长当好参谋,尽职尽责探求武器管理新措施,全连轻重枪支74支(挺),迫击炮2门,火箭筒3具,还有一个战备基数的弹药,无丢失、无锈蚀、无损坏,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我实话实说总结经验,在独立师全面推广。

1974年5月,我参加了团里组织的军械员学习班。由团装备股长和修械所技师当“教头”,来自山东、江苏两省的14位连队军械员兼文书,共同学习步兵轻重武器的性能、构造、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进行实弹射击。还在蒙眼状态下,真枪实弹进行武器分解比赛,面对面操练武器管理硬功,我的综合成绩竟获得铜牌。

“兼文书”职责,并不轻松。连队半年年终总结报告、党支部会议报告及记录、典型材料、入党入团志愿书、奖惩报告、结婚报告、探亲报告、救济报告和连队的档案材料,都要文书“出自咱的手”;还有连队每周军政训练(军农生产)日程安排表,先是用蜡纸刻钢板,接着撸起袖子油印发送班排。常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还不算完,悄悄趴在连部会议室“开夜车”、“爬格子”。

文/图:李良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