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好悟空!习主席"点名"的成果他们守护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邓友明 等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11-13 05:01

担负深海作业任务的海军某部官兵学习十九大报告话使命

蛟龙号,我们一起探索深海

■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防救技术室主任 刘道东

 “习主席提到了蛟龙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听到习主席专门提到蛟龙号重大科技成果,将深海探测、科学考察的新技术新领域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深海潜水探测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深潜作业领域的同行,我们的深潜救生艇和蛟龙号潜水器,虽然使命不同,但是共同担负着深海作业任务,有着同样的血脉基因,犹如一家人两兄弟。

作为一名从事深海大洋援潜救生的老兵,我知道深海潜水观察探测技术是深海援潜救生的精准高效的核心技术。当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相继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并一举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意味着我国深潜技术终于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同时也意味着深海救生技术迎来新的跨越。

为适应海军转型建设发展,2012年海军首支海上防险救生支队成立,主要担负着援潜救生和海上搜救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深潜,是我们这支部队的核心战斗力,也是我们向深海大洋拓展的瓶颈难题。

2014年,蛟龙号母港、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装备支撑基地落户我们部队驻地。因深海救援利器深潜救生艇和蛟龙号在深海作业领域属于一门“两兄弟”,我们与蛟龙号技术作业团队也经常进行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这两支使命特殊的队伍驻地同城。几年来,我多次到国家深潜中心交流学习,多次与蛟龙号进行“亲密接触”。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切感受到国家自主创新给深潜探测技术带来的飞跃。虽然我们的职责各有侧重,但“更深一米”的追求与担当是一致的。

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学习蛟龙号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精神,促进了我们核心救援能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团队和蛟龙号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围绕大深度潜水、深海观察探测、水下作业等领域进行多次研讨交流;选派深潜救援作业骨干人才到蛟龙号学习深潜技术,蛟龙号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创新为我们深海救援提供了强大动力。

部队组建5年来,我们瞄准加紧构建“大深度、中远海、多样化”的防险救生体系,加快提升全海域多平台一体化救援能力,在深海援潜救生和潜水作业打捞方面,先后完成与我海军所有现役型号潜艇实艇对接救援演练,成功实施深潜救生艇新极限救援试验,并创造了全国330.2米的饱和潜水作业纪录。

当前,部队上下正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队是要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等重要论述令我热血沸腾,激励着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改革强军的伟大事业。

(谭 浩、于 超、解放军报记者王凌硕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