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最后的战斗

来源:黑龙江日报作者:马彦超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11-15 09:24

赵尚志,1908年生于辽宁省朝阳喇嘛沟村。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同年,被派往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任参谋长,政委等职。赵尚志率领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抗击日寇,使敌人闻风丧胆。他指挥了著名的“肖田地突围”、以少胜多的“冰趟子战斗”等,使敌人惊呼“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杰出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然而,其战斗的一生极为坎坷。他曾三次被敌人逮捕(1927年3月、1930年4月、1933年1月);三次身陷囹圄(1927年入吉林监狱,1930年4月入沈阳监狱,1938年在苏联内务部禁闭室);一次赴刑场陪决(1927年4月);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32年和1940年);三次被撤销职权(1932年,1938年,1940年)。然而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他从没有丧失抗日的决心和信念,他的崇高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在这些考验中充分表现出来并得到升华。

1940年11月上旬,赵尚志应苏联邀请,赴伯力参加会议。到苏联后,由于此前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以及被撤销了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的职务,于是,赵尚志便失去了参加这次会议的资格。在这种窘迫难堪的状况下,赵尚志虽然心绪不快,但并未丧失革命的信心和斗志。他说:“谁也不要,我一个人也革命。”自参加第二次伯力会议至1941年秋,一直被强制留在异国的赵尚志十分渴望返回东北战场。在他一再要求下,苏方答应由他率领一支小部队去北满执行特殊任务:一旦日苏战争爆发,便去炸毁兴山(鹤岗)的发电厂和佳木斯至汤原间的铁路、桥梁,并配合苏方在小兴安岭处,汤旺河流域老白山附近修建飞机降落场。苏方要求这支小部队过界三个月之后,不管情形如何,都必须返回苏联。

赵尚志一行回国后,以梧桐河上游的老白山为活动据点,隐蔽等待日苏战争爆发,准备执行预定任务。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日本对苏联并没有什么特殊行动,也没有出现日苏战争爆发的形势。他对苏方对形势的估计表示怀疑,决定不按计划返回苏联,并坚定地和战友说:“我死也要死在东北”、“宁肯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也不回苏联”,表达了他要在东北战场将抗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作为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主要领导,赵尚志早就是日伪当局全力捕杀的对象。1941年末,赵尚志率小部队在鹤立、汤原北部地区开展活动的情况被敌人侦知。兴山伪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特务主任东城政雄积极谋划采取极秘密的手段,派遣伪装密探潜入赵尚志部队,妄图将其引诱到警察控制范围,伺机使其负伤并加以逮捕。

1942年1月上旬,敌人按计划选中的特务刘德山伪装成收山货的老客潜入赵部。赵尚志的小部队此时正急于扩大队伍,所以刘很快便骗取了赵的信任。敌人不久又派出了二号特务张锡蔚进山,伺机潜入赵部。2月8日,张锡蔚找到赵的部队,并在刘德山的帮助下,混入部队。随即,二人按田井久二郎制定的计划向梧桐河金矿方向引诱赵尚志。当晚6时,特务刘德山向赵尚志“献策”说:“梧桐河金矿警察分驻所警备力量缺乏,现在正是袭击的好机会”。赵尚志经过考虑,作出决定:12日拂晓,袭击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并做了具体部署。

队伍向梧桐河金矿方向移动,来到吕家菜园子附近时,刘德山认为谋杀赵尚志的机会来了,于是平静地对大家说:“这里离分驻所不远了,咱们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接着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说罢,他转身行至赵尚志身后,举起步枪便向赵尚志射击。由于近在咫尺,赵尚志后腰中弹立扑在地。顿时,赵尚志对发生的一切明白了,刘德山原来是潜伏的特务。于是他强忍剧痛,操起手枪便向正朝战士王永孝开枪的刘德山打去。刘德山头、腹部各中一弹,当场毙命。姜立新把赵尚志背到吕家菜园子小屋里,赵尚志觉得伤势过重,于是命令姜立新等拿着文件迅速离开。与此同时,特务张锡蔚听到枪响后,急忙跑至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听到张的报告后,在梧桐河担任警戒任务的县伪警备队警长穴泽武夫和分驻所所长李树森于忙乱中临时召集十二名伪警察、警备队员组成一支“讨伐队”。“讨伐队”在张锡蔚的带领下,立即包围了吕家菜园子。接着,战斗打响了。十五分钟后,枪声停止,战斗中,王永孝腹部被机枪子弹打伤,负了重伤。敌人派人从金矿局叫来两张爬犁,将身负重伤的赵尚志、王永孝和刘德山尸体运往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附近的一个工棚里。

为了了解抗联的活动情况,得到口供,又鉴于赵尚志身负重伤,无法行动,敌人便于现地对他进行突击“审问”。赵尚志虽腰部受贯通伤,血流不止,但他依然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

赵尚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忍剧痛,坚持斗争,在残暴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民族尊严;临大劫而志不可夺,则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供稿人马彦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