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曹艺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11-20 14:46

伟大战争铸就伟大精神。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这一时期,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即爱国就是抗日,抗日就是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投笔从戎,在对日作战中成长为威震辽南的义勇军将领。1935年,苗可秀在作战中受伤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在遗书中,苗可秀叮嘱弟弟:“凡国有可庆之事,弟当为文告我;国有可痛可耻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不要忘了我们要做新中国的主人,要做重整山河的圣手。”陈翰章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第3方面军指挥,中学毕业时他发誓:“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1940年,他在作战中被敌人包围,面对敌人“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的喊叫,陈翰章用“死也不当亡国奴!”和复仇的子弹回答敌人,壮烈牺牲。1942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兼第3军军长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誓言。

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从民族大义出发,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超越民族、阶级、党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为着繁衍生息的土地、为着根脉相连的祖国,广大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顾一切艰难困苦,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当时的一篇文章写道:“目前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正展开着抵抗暴日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数百万的将士和武装民众置身炮火,视死如归,千万的难民流离道路,无所怨咒,数万万的后方人民,忍受一切痛苦,支持抗战。”

为了祖国,“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战友,这是中国绝不会亡国的基础。”为了祖国,“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位四川父亲给出川抗日的儿子送上“死”字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原文如此)上尽忠”。为了祖国,儿童捐出零花钱、老人献上养老金,就连乞丐也拿出自己微薄的所有。为了祖国,海外侨胞积极捐款捐物,成为中国战时经济的支撑;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参军参战,南侨机工战斗在滇缅公路上,华侨飞行员血洒祖国长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侵占台湾50年期间,台湾同胞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持续进行武装和非武装抗日,先后有数十万人捐躯。台湾抗日志士翁泽生1933年在上海被捕,后被送至台湾并被判刑13年。在狱中他拒绝日本人让他“转向”获得自由的诱惑,义正辞严地表示:“我从小在中国受教育,我将来出狱后,还要参加革命活动。”1939年,翁泽生在台北病逝,被誉为“一位有骨气的真正的爱国者”。著名抗日志士李友邦将军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1939年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长期转战在祖国的东南地区,用实际行动来赢得民族独立、台湾光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怀着最深沉的爱、拼着最大的努力、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只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这就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中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