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平台,让想干事者干成事
该旅16名特招空勤家属,不少所学专业在地方是“香馍馍”,有的特招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为了支持丈夫的飞行事业,她们放弃了优厚待遇,随夫从戎。特招后由于所学专业在部队相对“冷门”,感到难以一展所长。
为更好地发挥特招空勤家属的特长优势,该旅设法搭建平台,让她们在部队大展身手。旅、场站机关按照特招空勤家属的学历专业、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建立人才数据库,给每人规划成长路线,组织她们到各基层单位参观见学,根据个人专业和部队工作需求,安排到对口或相近的岗位。采取以会代训、以老带新、岗位轮换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她们胜任本职岗位的能力素质。旅里将特招空勤家属定岗定位后,逐人明确办公地点,配齐办公桌椅,有的还配备办公电脑,为她们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我刚特招入伍时,以为这辈子主要干家庭主妇了,没想到自己所学专业在部队还能派上用场。”特招空勤家属、运输股助理员胡丹告诉笔者。胡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历,取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该旅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注重抓好飞行专业英语教学培训,将教学任务交给了胡丹,安排她编写《飞行专业英语手册》。利用“砺剑之声”广播站开辟英语讲堂,请胡丹担任主播,刚开播时,不少官兵因为担心口语不好或者怕怯场,都不愿担任节目嘉宾,得知情况后,胡丹的丈夫、旅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田锋主动请缨,与胡丹一起录制节目,夫妻俩反复修改台词,认真彩排,节目播出后,收到很好的效果。
该旅为特招空勤家属提供了工作平台,让她们各展所长,成为部队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使她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今年初,虽然特招空勤家属、场站政治处干事丁净怀有身孕,但她利用学声乐专业的专长,与到该旅慰问的空政文工团演员来喜同台演出,积极参与旅、场站迎新春晚会的筹划工作,并担任主持人和演唱歌曲,受到不少官兵的热捧。特招空勤家属、军需股助理员李海英利用自己擅长书法绘画的特长,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精心绘制反映该旅改装历程15米长的画卷,被旅里珍藏,目前她又在策划设计营区文化建设。

特招空勤家属胡丹参加空军某基地举办的“弘扬抗战精神、共圆强军梦想”主题故事会演讲比赛,夺得第一名。 郦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