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级梦想:放弃家族企业稳定工作继续服役

石伟在骨干集训中训练刻苦,作风顽强。
转为士官后不久,石伟当上了班长,她敢说敢管,风风火火、干练泼辣的特点逐渐显露出来。一年后,她带领全班出色完成了空军和全军无线电短波编组联训任务。在转士官的第三年,由于表现突出,她被党组织发展为预备党员。
此时,石伟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选择——生意越做越大的父亲和叔叔,希望她按期退伍,回家族企业做管理工作。回地方,有稳定工作,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平台,有父辈成功的羽翼呵护,生活肯定差不了;留下来,或许永远只能当一个“兵”。
“我想留下来。”石伟的回答,让父母和同学们以为她开玩笑,大家“群起攻之”:25岁的年纪,难道对象不找了?稳定的工作不要了?再服役3年再去上大学或是找工作不觉得太迟吗?
但石伟有自己的想法,她对记者说:“当兵5年自己进步不小,收获很大,但作为班长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组训能力还比较欠缺,比如没有和不同性格的战友打成一片,再比如管理方法有时生硬,导致班里的气氛有点压抑……我的短板没有补齐、潜力没有最大限度的挖掘,如果就这么走了,会很遗憾。”
这次选择让石伟充满憧憬,而军营里的机遇也无时不在。2014年下半年,上级组织带兵骨干集训和新兵集中训练。这两次集训聚焦实战化训练要求,着眼从源头打牢战斗力基础,无论是参训人员规模、单位覆盖面、组训方式,还是集训课目的强度、难度,与以往历次集训相比前所未有。
“还有什么比参加严酷的集训和辛苦繁琐的带新兵工作更磨练人的?”渴望锻炼的石伟萌生了强烈的参训愿望,早早写好了留队申请书和带新兵申请书。
入选集训队的石伟热情高涨、满腔斗志,但体能基础不牢、组训施教缺少新鲜方法,导致第一阶段考核排名靠后。
为了尽快赶上队伍,石伟每天坚持和男兵同样的标准,有时甚至和男兵、同年兵们比着练。别人跑三公里、她就跑五公里。每天“三个一百”(负重沙袋100米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各一百个)是她雷打不动的训练计划,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背记教学法和条令条例,也成了她的“必修课。每天训练结束又追着教练班长询问组训方法。
最终,她在所有女集训队员中进步最快,步枪分解结合和实弹射击两项课目甚至超过了男队员。经过政治理论、军事技能、组训方法、带兵能力等层层考核,以全优成绩获得带新兵“资格证”。在当新兵班长的3个多月里,石伟把在骨干集训学到的教育管理和组训施教方法用于带兵实践,能组训、会示范、敢较真,懂心理,善疏导,新兵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
“带新兵的过程中,我也同样在成长,真正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石伟感慨地说,多一份历练,就会少一份遗憾。通过磨练摔打,自己眼界顿开,见识大涨,本领提升。事实证明,当初选择是正确的。
正是这次“淬火”,让石伟实现了军旅生涯的“弯道超车”,迎来了快速成长的拐点。年底石伟顺利晋升中士,回老连队班长岗位后,石伟把在新训场所学到的东西全用上了,在训练上注重人员搭配和鼓励,在方法上循序渐进,在标准上不断提高,带领全班苦练本领,创先争优,使训练水平一直在连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