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擦亮国防教育品牌——
老兵身影活跃在国防课堂
■李书峰
“1941年的一个风雪夜,数百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鲁南铁道大队驻地黄埠庄。铁道大队大队长洪振海带领战友们突围时中弹牺牲,年仅31岁……”
近日,在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的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滕州英烈”展区,抗美援朝老兵钟家振身着老式军装,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述革命历史。
老兵担任义务讲解员的场景,如今在滕州市多处红色场馆上演。滕州市地处鲁南地区,近年来当地深挖红色资源,将周边红色旧址、纪念场馆等串珠成线,通过课堂讲授与红色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鲁南红色思政课”国防教育品牌。
“退役军人开展国防教育更具说服力。我们广泛组织军旅经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兵到红色旧址和纪念场馆开展义务讲解,受到群众好评。”滕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表示。
红色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为了让“鲁南红色思政课”更富感染力,滕州市委党史办、滕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单位联合组建工作专班,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红色文物。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馆长刘书贵介绍,专班成员多数有从军经历,他们在征集红色文物时以情动人,很容易讲到征集对象的心坎上。不少从革命战争年代走来的老战士、老同志主动捐出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当地群众也积极提供文物线索。
如何让“鲁南红色思政课”教育效果更深入人心?笔者了解到,滕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所红色纪念场馆与当地中小学合作,组织学校思政教师、纪念馆讲解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到红色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让授课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
前不久,在滕州市第二中学的一堂“铁道游击队战略智慧”国防教育课上,来自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讲解员依托文物照片声情并茂讲述战斗故事,有着16年军旅经历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张伟拓展讲述相关国防知识,学校思政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主题讨论,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退役军人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他们而言,‘国防’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一份赤诚的情怀。”滕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他们将不断加大探索力度,丰富退役军人投身国防教育工作路径,持续发挥好退役军人作用,擦亮“鲁南红色思政课”国防教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