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成都军区>>正文

高原实战训练:海拔高,思维层次要更高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黄宗文 丁英起 何曼 聂庆 责任编辑:刘航2015-03-02 03:08
海拔高,思维层次要更高
——成都军区某训练基地探索高寒山地实战化训练的思考和启示
■黄宗文 丁英起 本报特约记者 何 曼
驻训部队官兵在该基地训练场展开训练。聂庆

引子

这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气候多变,海拔3500多米。

这里,驻守着成都军区某训练基地的官兵们。

海拔高,思维层次要更高。作为未来高寒山地作战的“磨刀石”,该基地近年来转变理念主动作为,加速从传统实弹靶场向作战试验平台转变,全方位锤炼前来驻训部队的战斗力,探索出一条山地实战化训练路子。

不能用平原作战思维,去准备高原的战争

在该基地,提起数年前那场实兵对抗演习,很多官兵至今记忆犹新——

战斗即将打响,大雾突至,不仅遮住了红方指挥员的眼睛,也让雷达等装备“失明”。

红方事先设计的作战方案被全盘打乱,擅长山地作战的蓝方,充分利用地形和大雾,出其不意,以少胜多。

“不能用平原作战思维,去准备高原的战争。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地形环境、天气条件依然是重要的制胜因素。” 该基地领导说,作为训练的组织者和“判官”,他们必须从改变各级思维观念入手,改革组训方式,将一支支前来驻训的部队逼进奇、难、险、峻的战场环境中摔打磨炼。

他们探索出红、蓝、导三方分离的自主对抗路子。部队不再按“脚本”走程序,导演部临机确定演习地域、临机提出战斗构想、临机设置难题。一大批写在纸上的所谓创新战法被淘汰出局,数十项符合高寒山地作战训练实际的新战法在对抗训练中应运而生。

他们明确高寒山地作战训练的内容、计划、标准,全程抓督导考评,让部队进入基地就如同进入预定战场。他们全面强化基础训练,一个营一个营地考核转移机动、分队战术、野战生存、实弹射击等能力,把部队拉到通信指挥全部失灵的深谷沟壑,练“走、打、吃、住、藏”等能力。